让每个人笑开颜 湖雾镇党建引领深化“共享社·幸福里”建设 2022年09月22日  

“共享驿站”活动多彩。

老少同乐忆往昔。

村民在“共享工坊”作业。

居民使用“共享小屋”物品。

志愿者慰问老人。

本文图片由湖雾镇提供 邻里活动气氛热烈。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珈玮

  在“共享驿站”,老人儿童笑开颜;在“共享小屋”,共享物品便民利民;在“共享工坊”,村民努力改善收入······今年以来,湖雾镇依托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建设,把坚持党建统领作为“发展第一步”,把关爱民生需求作为“幸福增长点”,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工作落脚点”,聚焦共享、共富、共治,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共享驿站”老幼康养

  “老爷爷,您说以前物资那么匮乏,那一家子人要怎么样才能吃饱饭啊?”“那时候煮米饭啊,要和好多番薯一起煮,才够家里人吃。”日前,在湖雾镇养老服务中心,几个小学生围绕在湖雾镇居民徐老伯身边,听他回忆过去的艰苦岁月。

  在倾听的过程中,小学生们纷纷将徐老伯的故事记录在笔记本上。他们说,会把这些生动的故事作为写作文的题材,表达“忆苦思甜”的主题。

  临近中午,养老服务中心旁边的食堂飘出了阵阵饭菜香。孩子们先给徐老伯倒了一杯水,随后挽起他的胳膊,一起到食堂用餐。

  这是湖雾镇聚焦“一老一幼”,加快“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的生动写照。据了解,自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以来,湖雾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镇各级养老服务中心等地深入开展慰问活动,邀请辖区儿童与老人经常闲话家常,共同用餐,场面温馨。

  在全镇各级养老服务中心内,湖雾镇深化建立养老“共享驿站”,阅览室、棋牌室、茶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三五成群,选择来这里度过悠闲时光,养老“共享驿站”已成了老人们的生活打卡点。

  “我们在今年中秋期间多次开展手工做月饼、为老人送月饼等活动,为老人们送上关怀。”湖雾镇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自今年湖雾镇推进“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建设以来,他们经常和志愿者一起参与各类老年人关怀行动,如开展义剪义诊、为老人过集体生日等。该工作人员笑着说:“马上就快重阳节了,我们正在策划新一轮的慰问活动。”

  下一步,湖雾镇将继续以各村社“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为基础,以全面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探索更多适合辖区老年人娱乐发展的场所建设,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建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共享小屋”便民惠民

  “我现在每天都来这里借‘共享篮球’,运动完再放回去,特别方便。”日前,在湖雾镇隔溪村,湖雾小学学生小陈和同学们一起在课余时间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在欢笑声中你追我赶地跑向操场打篮球。

  在“共享小屋”的另一侧,村民陈老伯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老年生活共享柜”拿出一副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

  血压测好后,陈老伯又从“老年生活共享柜”里取出一副老花镜,透过镜片仔细察看,发现自己血压正常,他开心地说:“这个柜子真实用,里面什么都有,像个‘百宝箱’。”

  今年以来,湖雾镇围绕“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紧盯“农村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目标,办好“关键小事”,着重建设“共享小屋”。在隔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健身场所、百姓书屋等处都设置了日用物品、体育用品、书籍文具、老年用品等物品齐全的共享柜,供村民无偿使用,将暖心体验融入村民生活细节。

  在“共享小屋”建设过程中,湖雾镇听取了村民意见,如共享物品的选择大多由各村社居民自行投票决定,或自发捐赠,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目前,湖雾镇已在全镇范围内建成3个“共享小屋”,这个数字正在陆续增加,预计今年将实现辖区7个村社“共享小屋”全覆盖,以党群服务中心及村内其他场所为阵地,以“惠民行动服务村民”为主要目的,同步搭建村民资源共享平台,令村社有温度,让群众享温暖。

  今年,湖雾镇以“精准施策”的实招硬招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突出“产业发展、民生实事、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新建邻里工坊2个、共享篮球场1个、邻里食堂1个,开放公共停车位58个、“共享小屋”3个,以党建“朋友圈”服务居民“幸福圈”,竭力打造“共建共享”的幸福场景,共举办各类党群活动57场次,积极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建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共享工坊”助力共富

  除了推进党群阵地建设以外,湖雾镇将共享共治、共赢共富的目光转向了村社集体,推进本地特色旅游休闲产业代加工,建设村企共同富裕的特色邻里“共享工坊”。

  “我在这里上班一个多月了,上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日前,在湖雾镇里湖村邻里“共享工坊”,村民翁大妈娴熟地将一条条麻绳编织成简单的绳圈,留待后续编织。这样一份简单的工作,能为她带来每月稳定的收入。

  里湖村是湖雾镇较为偏远的村庄,村内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留守老人、妇女较多。以往,村民们没有更多的致富途径,遇到农闲时节更是无事可做,空有劳动力却白白浪费,这成了村民们的一块“心病”。

  日前,湖雾镇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建设的共同富裕渠道,依托“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建设,由湖雾镇政府搭建村企互助平台,整合企业用工信息,向下辖村社发出编织产业代加工需求,激活村级邻里“共享工坊”动能,把加工点搬到居民“家门口”,让妇女、老人们有班上、有钱拿。

  村民们只要通过简便的技术培训,就能上岗操作。在家事农忙之余,可以从事加工工作,必要时还可以将需要照顾的孩子带到邻里“共享工坊”,由工作人员照看,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省了不少烦心事。

  “自从来到这里上班,日子就过得很充实。上午到这里来忙活,孩子有人带、有书看、有地方玩,下班了就把他带回家。”村民王女士说,现在每天都有活干,每月都有钱拿,日常生活也很规律,简直是“一举三得”。

  不仅做好共享“小工坊”,也要做大共富“基础盘”。今年,湖雾镇还依托党群建设,与乐清农商银行、国资运营集团、农业发展公司、村集体、种植户共建“甜美共富”联盟,签订“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和“扩大农民收益”两个共富项目协议,共建村级标准厂房,引入“小土豆+葡萄”全产业链现代化轮作农业,培育三产融合经济新增长点,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致富。

  “我们下一步还会开展多方位调研,到多个乡镇(街道)的示范典型村社学习,探索更多共富发展模式,致力以党建为基,助力全镇各村社集体经济实现新的跨越。”湖雾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一直在路上,脚步从未停歇。

  “共享渠道”全员参与

  在红色阵地不断建设的同时,管理自然不能落下。今年,湖雾镇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过程中,积极优化党群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小网格撑起大格局、筑牢大屏障、编织大服务的特色。

  如今,湖雾全镇划分15个网格、61个微网格,构建起以乡镇负主责、村(社)为主体、网格为基本单元、微网格为支撑的疫情防控“网格化”治理大格局,落实“拉网式”摸排、访查、登记、汇总、管控、上报等全链条闭环管理措施。

  “大爷,把头抬起来,啊……”日前,在湖雾镇定头村,医务人员在村两委的组织下,为不方便出门的王老伯进行核酸采样。采样完毕后,村两委干部还对老人进行慰问,了解他目前生活所需,做好登记,方便下次对老人进行帮扶。

  今年,湖雾镇积极落实“党群连心·分组包户”,以微网格为阵地,针对残疾人、独居老人等重点关注人群,定期安排村两委干部、微网格长开展入户走访,及时解决这类人群生活上的困难。截至目前,累计走访群众6828户,累计提供上门核酸采样和物资代买等服务60余次。

  党群管理的优势,延伸到了基层防疫一线。近段时间,通过优化网格管理,湖雾镇对辖区各类防疫重点场所开展了更细密、更严格的排查,共计排查相关场所520余处,化解涉疫矛盾纠纷18件,回应线上咨询800多人次,让便民服务在网内提供,涉民问题在格内解决。

  下一步,湖雾镇将继续抓好“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推进,聚焦民生所需,从生产、生活、生态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着手,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生活富足、生态宜居、治安良好、服务完善”的幸福湖雾,全面构建在党建统领下的居民生活共同体和基层治理新格局,绘就和谐民生美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