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秋季,不禁想起两个词:“嫩黄”和“熟黄”。
所谓嫩黄,是事物在初级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比如,毛绒绒的油菜花和粉嘟嘟的向日葵;再比如,雏鸟破壳时的黄嘴角儿和芳草破土时的草芽儿,这些黄色都属于嫩黄。而熟黄是事物发展到高级阶段才表现出的颜色。比如,熟透的枇杷和成熟的稻子;再比如,夏天的杏子和秋天的胡杨,这些都属于熟黄。
可见,嫩黄是熟黄的前奏,而熟黄是嫩黄的结果。嫩黄对应的季节是春季,而熟黄对应的季节是秋季。嫩黄对应的人生是青少年,而熟黄对应的人生是中老年。“嫩”代表青涩幼稚,“熟”代表老道成熟。
有道是“春风才舞袖,已有嫩黄开。”无疑,这是少年特质的表现。而“赢穗压弯三尺杆,黄芒布满埂棋间”,是老年生命体征的写照。嫩黄豪放而张扬,具有《楚辞》的意味;熟黄婉约而内敛,具有《诗经》的内涵。嫩黄与熟黄,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魅力。甘罗因为“嫩黄”,才气才显得那么稚嫩;鲁迅因为“熟黄”,文笔才显得那么辛辣。
宋朝方千里有词曰:“嫩黄上柳,新绿涨池,东风艳冶天色。”这样的词句,无疑是令人称道的。然而,它与白居易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嫩”了。家乡有农谚说:“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每逢秋季,各种庄稼出落得楚楚动人,敞开一地的灿烂,等待农人们挥镰来收割。它们就像视死如归的战士一样,以坦然的心态诠释生命的轮回。
人生,常常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际遇,就像自然界中的“嫩黄”和“熟黄”一样。只有经过一番风雨历练的人生,才会绽放异彩。一个内心豁达的人,就像一畦熟透的晚稻,不仅氤氲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还透射着一缕沉甸甸的熟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