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台风“梅花” 离乐清更近 风雨更大 2022年09月14日  

清除树障。蔡玲玲 摄

扫一扫 看视频 胡帅 赵宇统 摄制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通讯员 黄斌杰)“台风‘梅花’将于明天登陆浙江,台风橙色预警发布。”9月13日8时49分,当中央气象台通过微博发布的这则消息,一下子将乐清市民的心提了起来,查看路径概率预报图,虽然台风“梅花”距离乐清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台风倒槽已经登上了华东沿海,再加上北风呼呼,雨水阵阵,着实让人不敢小觑。

  乐清市气象台9月13日13时40分将乐清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9月13日10时20分将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根据9月13日17时发布的台风警报和天气预报显示: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13日21时中心位于乐清东南方向约32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在北纬26.7度、东经123.9度,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强度逐渐增强。

  受其影响,9月13日夜里到14日阴有阵雨,其中北部山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5日阴到多云。乐清沿海海面风力昨天夜里到今天8-9级,阵风10级。请出海船舶和有关方面注意。

  “从目前情况来看,台风‘梅花’对乐清的风雨影响一定会比上次‘轩岚诺’大,如果再一次的路径西调则会增大这次过程的风雨影响,请广大市民和部门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及雨水情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据市气象专家介绍,第12号台风“梅花”和第11号台风“轩岚诺”相比,一开始也是先北上,但其路径一直在西调,位置更加偏西,风力也更强,尤其是7级风圈可覆盖乐清。加上第13号台风“苗柏”已在美国关岛东偏北方向约19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虽然未来“苗柏”对我国无影响,但是“梅花”东侧有“苗柏”与之互旋、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加强、西北侧的高空槽发展切断低压,加上北方还有冷空气影响,台风“梅花”后期路径还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雨影响变化可能较大,为此,市气象台将持续跟踪台风后期动向,并随时发布最新气象信息,请市民及时关注。

  转移安置群众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澄)受台风“梅花”影响,昨天夜里到今天乐清有较明显阵雨天气,乐清面雨量40-90毫米,北部山区个别单点150毫米以上。根据《乐清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市防指决定,自9月13日18时起将防台风应急响应等级提升为Ⅱ级,同时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Ⅱ级应急响应。

  “阿公阿婆,台风马上要来了,待在家里不安全,你们收拾一下东西,我带你们去岭底学校避灾点避灾。”16时30分许,岭底乡工作人员打着伞来到兴龙村村民家中,组织群众转移。记者从市防汛办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已精准锁定转移区域、应转移对象,实施人员梯次转移。截至9月13日21时,应转移16038人,已转移14372人,其中安全码赋码人员转移5467人;建筑工地转移8905人。另扩面转移5865人。

  全面防范 做好保障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泱程 通讯员 叶镛静)为迎战台风“梅花”,乐清将有大到暴雨。乐清市水利局、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积极作为,时刻关注台风动态,把防御台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9月13日,乐清市水利局班子成员带队分6组对全市海塘水闸运行、水库山塘、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措施、山洪灾害易发区人员转移等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再排查。同时对水利工程负责人和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进行抽查工作,确保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为切实做好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市水利局还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作用,抓好小流域山洪防范。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知到相关责任人员。截至13日16时,小流域山洪风险区和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已转移469人。不仅如此,市水利局还严格执行水库控运计划,科学调度水库和水闸。

  9月11日至13日,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组织下属各单位全面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加大变电站、输配电设备周边隐患排查力度,重点做好大荆等北部受“梅花”路径影响范围较大的电力设施隐患排查工作。共计开展特巡215人次、103车次,砍伐、修剪树木毛竹519棵,加固拆除临建2处,消除危险点2处,发现并处理输电隐患点3处,巡视配变台区973处。还对4座易涝变电站(大荆变、双峰变、新光变、中雁变)开展排水设施检查并恢复防水挡板,并做值守进驻预安排。

  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严格落实小区地下配电房提升工作,以协同政府单位协同督办,用电监察结合各小区物业自查补强的形式,要求各小区检查三道防线并针对性补强薄弱环节。目前乐清地区已全部完成小区地下配电房的防涝整治工作。

  本报讯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珈玮)9月13日下午,在市区晨曦路人行道两侧,市政园林绿化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们正快速对行道树进行加固,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一棵棵行道树装上了“盾牌”,在风中昂然挺立。加固完成后,他们又马不蹄停前往下一个路段,做好台风来临前市政养护工作。

  “连续迎接两个台风,园林养护工没有休息,一直在路上。”市政园林绿化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逐渐临近,该所提前准备支撑物、替换植株等园林防台物资,对市区大型绿化进行再加固,对易倾倒行道树剪去多余枝叶,减小受风面积,保障稳固。

  此外,在市区各个公园内,该所的绿化作业人员则提前对公园排水口、绿化排水渠进行清理,疏通淤泥和落叶,确保排水畅通。

  753艘纳管养殖船回港避风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记者 侯人玮)为确保外出渔船和在港渔船的安全,市农业农村局要求渔船迅速回港避风,并做好渔船加固等防御工作,确保安全。

  据了解,台风“梅花”生成后,乐清市防汛指挥部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迅速落实防台措施,提前部署渔船回港避风工作,要求全市所有休闲渔船、养殖船于9月12日16时前到港避风,养殖人员全部撤离上岸。截至9月12日16时,乐清市753艘纳管养殖船和12艘休闲渔船均已抵达避风港口,76名海上养殖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我们从9月11日就开始了防台工作,通知养殖户检查基础设施、储备渔业物资、加固渔排网箱等措施,还通过移动平台向1600余户养殖主体发送预警信息及注意事项,提醒他们做好防台防汛工作。”乐清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据了解,9月13日,市农业农村局派出专业指导组,对沿海重点乡镇各渔港码头、养殖场进行检查指导,如南岳渔港、清江方江屿码头、雁荡西门岛岙口、湖雾定头码头、大荆港龙渔业等重点区域,排查港内养殖船停靠、人员撤离以及养殖场防台准备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根据最新的情况,安排部署相关防台工作,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

  农户与台风“抢”时间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智泉)台风未至,风雨先行。为积极应对台风“梅花”带来的大风暴雨,减少农业损失,农户们纷纷加紧抗台准备工作。

  9月13日下午,在清江镇江沿村的乐清市万乐水果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一个个青绿色的柑橘果子压弯了枝头,农户正用吊绳将柑橘树枝固定。该合作社负责人王同宙告诉记者:“目前正是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相较于瓯柑,‘红美人’这个品种比较娇嫩,如果不将枝条加固,大风吹过枝条晃动,果实很容易掉落。”

  而在另一头,农户们一边仔细检查排水沟渠,一边清理杂草枯枝等废弃物。“台风来临,沟渠的疏浚工作必不可少。”王同宙解释道,这是为了保证沟渠排水畅通,以防止因雨量太大沟渠堵塞导致无法排水、农田被淹的情况出现。

  眼下正值火龙果上市的季节,在清江镇北塘村乐清市北塘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火龙果大棚内,该合作社负责人黄岳新正带领农户查看大棚棚体是否牢固、结构有无损坏。“正好这几天成熟的火龙果不多了,大部分都已经销售,下一批火龙果仍在生长期。”为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损失,黄岳新抓紧时间对连栋大棚进行加固,以增强大棚的抗风性,确保在大风暴雨下,避免大棚倒塌。

  记者了解到,为积极应对台风“梅花”带来的强风、强暴雨,除了农户自发进行的抗台举措外,乐清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也纷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防台防汛工作,帮助其落实防台措施。

  景区暂时关闭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琳)因受第12号台风“梅花”影响,即日17时前后,雁荡山所有景区、中雁荡山景区、铁定溜溜、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暂时关闭,恢复开放时间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