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后的育红路延伸段。 黄旭光 摄

整治前。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燕进站或进网格接待一次群众、慰问一户困难家庭、化解一次社会矛盾、督查一次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一次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活动、开展一次“助企纾困”暖心活动……在刚刚过去的七月份,虹桥镇人大主席团深入开展“六访六促”代表主题活动,搭起人大代表“唱戏”的“舞台”,深化助力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六个一”专项行动,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红七月·人大代表履职服务月”精彩纷呈,群众和代表的联系更密切了。
设立爱心冰箱 酷暑送清凉
8月2日下午,在虹桥镇西街爱心茶亭,快递员李先生在新设立的“人大代表送清凉爱心冰箱”前驻足,拿出一瓶冰爽矿泉水,咕噜噜地喝下去。他说:“今年天气特别热,这里贴心地设了爱心冰箱,可以选择凉茶或者矿泉水,冰冰凉凉的,真好。”
这是虹桥镇人大代表送清凉的一幕。前阵子,虹桥镇组织人大代表考察发现,今年高温,户外工作者尤其辛苦,他们急群众之所急,筹资购买了三台爱心冰箱,分别放置在西街爱心茶亭、建强村党群服务中心和乐清农商银行虹桥支行门口,吸引辖区内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打卡”。
记者在乐清农商银行虹桥支行门口看到,醒目的爱心凉茶铺里,有爱心冰箱、爱心凉茶,经过的市民可以免费喝凉茶,也可以选择冰镇矿泉水。在建强村党群服务中心,还贴心放置了冰棍等冰镇食品。
据悉,建强村和西街村的“一肩挑”干部都是省或市人大代表,“爱心冰箱”由他们村进行管理和补给,彰显人大代表风采。
此前,虹桥的人大代表筹资9万元,购买了慰问用的鲜花和物资,到虹桥方舱疫苗接种点、市二医等地,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打气,形成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关注校园周边环境
一个月解顽疾
“这条路两边原来堆满了垃圾,家长反应强烈,感谢人大代表牵头,解决了路口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整改路侧石,种上整排大树,面貌焕然一新。”虹桥一中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
该负责人说的路是育红路延伸段,长500多米、宽6米多,是集镇通往虹桥一中的必经之地。而路两边的农田成为垃圾倾倒地,曾多次整治,又死灰复燃。周边居民、家长怨声载道。虹桥镇人大主席团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镇社会事务办、虹桥学区、村镇办等工作人员,多次到镇一中、镇二小等学校调研,就发现的校园周边问题一件件进行梳理,建立起“前期调研、会中审议、意见交办、跟踪督办”的闭环机制,确保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样,针对虹桥二中门口小摊小贩多的问题,虹桥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跟踪督查,督促综合行政执法和八村等联合行动,不到一个月,完成人行道铺设,整治流动摊贩,校园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代表联络站
有效解民需
虹桥某村因河道驳坎工程和施工公司产生矛盾,剑拔弩张。该村负责人找到虹桥人大代表联络站寻求帮助。值班代表在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主动请缨,联系虹桥司法所和水利流域站介入调解,将一场合同纠纷化解在联络站内。
这是虹桥人大代表联络站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真实写照。该联络站化解社会矛盾,推动代表履职精准化、优效化,更加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作用。
据悉,虹桥人大代表联络站于今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标准化建设了代表议事厅、代表书吧、联络接待室等,设施完善,打造了示范基地,拓宽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沟通渠道,让群众更加舒适放松地表达意见、反映问题。联络站还选优配强代表联络站人员队伍,设立联络员、日常工作联络员,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不断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该联络站设每个月第三周的周三为代表接待日,当天,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进站,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据统计,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代表活动10场,接待群众18人次,走访8次,收集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问题31件,已办理31件,办理答复率100%,有效帮助群众解决了烦心事、揪心事,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