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出行 逢进必扫 乐清持续推进“场所码”覆盖工作 2022年08月05日  

市民扫“温州防疫场所码”入场。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泱程 文/摄

  8月3日,乐清发布了《关于做好金华义乌等重点地区来乐返乐人员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通告》,要求加强社会面常态化管控措施,全市各类公共场所要持续守好“小门”。昨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全市各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并未松懈,大部分场所大门口亮出了“温州防疫场所码”,市民的防疫意识明显提升,但也有部分沿街商铺未按规定落实,个别顾客并未主动扫描“温州防疫场所码”,店家也没有进行提醒或严格查验。

  “逢进必扫”配合度高

  8月4日9时30分,市区东厦滨江·上品售楼处迎来了“早高峰”。在其售楼处大门入口,记者看到这里设置有“温州防疫场所码”二维码的提示牌,供市民“扫一扫”,佩戴了口罩的市民也有序地进行扫码、亮码,然后走近自动测温机进行体温测量,在听到“体温正常”的播报声后才可进入室内。入口处还有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并逐一查看市民手机里的“温州防疫场所码”。据工作人员蒋佩红介绍,售楼处人流量大,自从有了这个能完成健康码、行程卡双重核验的“温州防疫场所码”,很方便,而且市民们也都习以为常,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多会自觉扫码入场。

  10时30分许,在24小时连锁健身会所(新体店)出入口处,洗手液、测温仪、登记本等防疫工具一应俱全,负责检验、引导市民扫场所码的工作人员要求每个入场人员出示“温州防疫码”,并“逢进必扫”。

  临近中午,前往市区南虹广场“觅食”的市民逐渐增多。记者看到,在进入商场的5个出口入,均有“重兵把守”,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等防疫工作。在现场,前来吃饭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去重点场所办事都要扫“温州防疫场所码”,他早已习惯,现在,凡是去公共场所,他也都会主动去扫场所码,让自己和他人多一层健康保障。

  记者走访发现,也有部分沿街商铺、商场,出现一些市民没有主动扫描“温州防疫场所码”,且部分店主、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提醒或严格查验的现象。如10时20分,记者在乐清江南里一个出入口看到,这里虽然设置了查验台,也有值守人员,却形同虚设。来往市民对此视若无睹,值守人员也未佩戴口罩,没有提醒到访市民扫“温州防疫场所码”。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店铺,未有工作人员对记者进行查验、要求扫码。

  加足“码”力精准扩面

  “‘温州防疫场所码’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精准化、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乐清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基层防控专班负责人介绍,当市民在扫码后,会自动记录进入相应场所的信息,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通过相关记录,匹配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的人员进行时空关联,及时将记录推送至有关部门开展精准追溯,所以推行、使用“温州防疫场所码”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推广使用“温州防疫场所码”,可以进一步加强预警监测,还可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和质量,助力各重点场所更高效、更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温州防疫场所码”广泛用于全市大型商超、药店、网吧、农贸市场等27类重点场所。据悉,为推动“温州防疫场所码”使用落地落实,确保重点场所应领尽领、能用尽用、应扫尽扫,接下来,各部门、乡镇(街道)及功能区将持续加大“温州防疫场所码”扩面和使用宣传力度,继续对各村(社区)、入驻企业等各类场所开展覆盖性的扫点扫店扫厂工作,同时进行查漏补缺,争取加足“码”力,全力筑牢疫情防控“智慧防线”。经统计,25个乡镇自7月下旬场所码扩面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截至昨日,对各类场所予以黄牌警告400余家、红牌警告110家、关停135家,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目前,全市仍有一批场所未申领或及时更新使用“温州防疫场所码”,没有实现全覆盖。乐清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基层防控专班呼吁,各类营业场所、生产工作单位应主动申领场所码并张贴使用,各位市民进入各类场所应主动亮码、扫码以及提供有效核酸阴性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