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6日  
  其实想到安装救生杆的办法,还要从郑佰洪多年的救援经历说起。夏季一到,总有“胆大”的市民为图一时凉快,偷跑到一些禁止游泳的水域“野泳”解暑,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乐趣所在,可这也正是郑佰洪和许多志愿者的忧心之处。

  郑佰洪说,每到夏季,各地会有溺水的令人揪心的消息传来,令人唏嘘。此外,为了救落水同伴而不慎身亡的例子也不少见。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悲剧,一是施救者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施救,二是水域附近没有可供施救的工具,而溺水事故一旦发生,悲剧往往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会酿成。”郑佰洪说。为了给溺水者争取一个黄金救援时间,也为了保护施救者,全民公益志愿者决定利用PVC管和绳子制作救生杆,最远可救援10余米远的溺水者。

  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制作救生杆的资金从哪里来?郑佰洪告诉记者,爱心志愿者们第一时间“你50元,我100元,我再加500元”,通过自愿捐助的方式赞助了千余元资金用以购买材料,并自主设计便宜又实用的救生杆。

  最让郑佰洪感动的是有一名爱心志愿者。全民公益志愿者投放第一批救生杆,安装时该志愿者经一番观察后说:“这救生杆好,既能警醒居民,又能拿来救命!”为此,他决定捐助8000元用于救生“神器”的制作,并建议投放救生圈。“我们想尽自己全力,让大家安全度夏。”郑佰洪说,如今第二批救生杆和救生圈正加急投放中。

  为减少暑期悲剧的发生,全民公益志愿者还积极组织力量前往危险水域,一旦发现有人想要在深水水域野泳,便会进行劝导制止,直到劝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