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米塑。侯人玮 摄

实习生 牟奕诺
“暑期来临,在这畅快淋漓的夏日,很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7月5日下午,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乐清市“童心慧言团”第二次全体会议暨探寻城市记忆活动正式启动。
来自全市各个学校、各个年级段的20多名学员,先后前往市党群服务中心、市博物馆、市非遗文化中心开展各类“幸福乐清 友好‘童’行”系列活动。
趣味游戏欢乐多
乐清市妇联主席夏慧燕介绍,乐清市目前有26.7万名儿童,“童心慧言团”的成员们为全市儿童代言,为乐清市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提出建议,助力乐清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为了让成员们更快熟悉彼此,加强学员和老师的互动,指导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有趣的“破冰行动”。指导老师将椅子调整成四五人一组围坐,以面对面的形式开始了“名字接龙”游戏。游戏环节让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成员们纷纷向身边的伙伴介绍自己,并用心记下名字。游戏过程中,大家一改初见的陌生和拘束,交头接耳的模样昭示着“破冰行动”的成功。
随后,“童心慧言团”顾问、指导老师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小主人的主题,为成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一路“童”行 童“话”童心》讲座,借鉴优秀的儿童友好先行案例,图文并茂,让成员们代入“儿童友好建设我来提议”的场景中。
集体参与兴致高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历史的积淀与文明的见证。当天,成员们还前往了市博物馆,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书画厅和历史厅,共同探寻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
在书画厅,讲解员以砚台为重点,充分发掘文物的文化内涵,通过讲述砚台的类型及纹饰的来源、特征与象征意义。“我没有想到,乐清这个小城市,文化底蕴却如此丰厚,今天真的是大开眼界了。”来自乐清中学的成员金业乔感慨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鱼吗?”在历史厅,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了乐清的风土地貌,介绍了乐清最有名的山和水,还教大家识别各种本地的鱼种,并现场提问。
当天,成员们来到乐清市非遗文化中心,欣赏了黄杨木雕、首饰龙、细纹刻纸等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体验了米塑制作。
在体验教室里,温州市米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小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米塑是如何制作的、米塑的历史等。
成员们把手中的彩色“年糕”制作出许多形态各异、饱含童趣的坦克。 建设路小学五年级的蒙函制作成的坦克,不仅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一面鲜亮的红旗。她告诉记者:“做米塑既好看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