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有温度 整改有速度 全市新增44个电子监控 2022年07月06日  

新增电子监控后路面环境更清爽。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晓静/文 程遥/摄

  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维护城市市容和秩序,自4月22日起,乐清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增44个电子技术监控设备,对人行道车辆违停、流动摊贩无照经营、出店经营、出店展示商品、户外广告相关问题等进行依法管理,覆盖市区乐成街道、城东街道、城南街道多条主次干道附近的人行道、商业街区、农贸市场以及住宅小区、学校、超市、酒店等违规行为高发区域,通过实时监控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维护城市市容秩序,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现安装新增监控设备已过去一个多月,状况如何?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进行探访。

  实时抓拍不文明现象

  7月3日20时许,在市区时代广场门口,卖泡菜臭豆腐、炸串、钵仔糕等商贩或站或坐在推车旁边,一边忙碌叫卖,一边给自己扇着风消散暑气,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挤占了人行道,这一幕被监控摄像头记录了下来。

  “每天进进出出的时候都会看到这里有很多小吃摊,虽然离巷内的小区有一定距离,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影响市容,而且小摊无证经营,常常有学生、年轻人喜欢在这里消费,不知道食品安全是否达标。”路过的市民郑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近几年乐清变化很大,但是占道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除了时代广场,其他背街小巷也有小摊贩的身影,导致交通情况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现在相关部门狠下功夫,安装了电子监控,流动摊点比往常少了些。路过的市民陈女士表示,她刚刚下班,就约上朋友来逛街买衣服,开车经过时发现以往的夜市不见了。“小摊让人感觉很有生活的烟火气,偶尔逛逛挺好的,但这样乱摆,确实损坏了市容市貌。如果能在步行街开辟单独的美食街,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我很乐意经常去逛逛吃吃。”陈女士笑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6月30日18时,一辆白色大众轿车随意停靠在旭阳路兰庭公馆人行道上,监控摄像头自动捕捉了该不文明现象。当天18时18分,该车车主仍未将车驶离,抓拍系统平台自动对该违停行为再次拍照取证,经审核后予以罚款150元。

  这样违规停车被处罚的现象并不少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对通知后未驶离现场的一律按规处罚,家住城东街道的市民朱女士对此拍手称赞:“以前小区门口各类车辆沿着人行道一字排开,现在装上电子监控后,违停车辆少了,路面环境更清爽了。”市民王先生表示,这样的执法很有温度,他也非常支持,但是停车位实在太少了,建议相关部门在加强交通环境秩序管控的同时,可以适当在居民出行、居住的密集区域内多划一些车位,有效遏制违规停车不文明现象,彻底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智能管控市容市貌

  每天,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都会打开“乐清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各个路段安装的电子技术监控设备,市容市貌一目了然。一旦发现人行道车辆违停、流动摊贩、沿街商户出店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等不文明现象,执法人员将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对不文明现象取证,并调取监控录像作为立案依据,根据法律法规对不文明对象开展批评教育,予以相应的处罚。

  “现在很多群众都理解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性。执法人员不定时在各路段开展巡查工作,虽然有电子监控设备,但上街巡查仍然常态化进行。一方面是通过实地巡逻入店宣传,告知群众文明城市创建相关工作,再三说明占道经营、违规停车等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处罚力度,提高他们文明守法意识,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商贩谋生不易,本着人性化执法的原则,执法人员主要采取教育、劝离的方式,现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商贩不得占道经营,纠正违规占道行为,确保道路通畅。”工作人员说道。

  针对机动车人行道违停的问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告知车主,首次被电子监控抓拍采取警告处理,未及时驶离被二次抓拍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予以处罚。据统计,自电子监控设备安装至日前,已劝离7320辆机动车,处罚2234例未及时整改违停行为,批评教育77例流动摊贩,自动劝离27家出店经营商户自行整改到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将继续增加电子监控设备,将智能抓拍延伸到各乡镇(街道),覆盖繁华的商业街区、农贸市场、主次干道人行道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对占道经营的商贩进行规范管理,对乱停乱放现象整治彻底、整治到位,坚决打击不文明现象,全面吹响环境提质冲锋号。

  与此同时,市文明中心牵头,联合多个部门、乡镇(街道)等深入开展不定期督查行动,实地查看沿街环境、车辆规范停放、小区环境整治等具体情况,全面改善和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和品质,有效解决市容市貌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力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