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溪镇南閤村章近永故居附近。
■章薇薇我从小在南閤古村长大,念小学时,学校老师常常带同学们去雁荡山春游扫墓。我们带着干粮,翻过马家岭,穿过灵峰景区,再绕过一段平坦马路就来到了雁荡山烈士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陵园中间的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张爱萍将军写的“雁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苍劲的大字。当我们走近一个个烈士的墓前时,我的心情格外的沉重,因为这里埋着我的大伯章近永——一位年仅20岁就为革命献出生命的烈士。他的墓穴在陵园第一排靠右数过第七框,墓碑上“章近永烈士”几个醒目的红字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1928年,我的大伯章近永生于仙溪南閤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爷爷奶奶养有6个子女,大伯章近永在家里排行老大,还有3个妹妹,我爸最小。记忆中的爷爷是个有文化的人,他身材魁梧,慈眉善目,留着一把长长的胡子,年轻时担任过村长,晚年时做了很多善事,特别是3次带头义务搭建九曲溪上的石西湖木桥,在村里享有一定的威望。爷爷不抽烟不赌博,还写得一手小楷毛笔字,特别是把章纶的家训抄写出来贴在木板壁上,不但自己照着做还拿家训、家规教育孩子。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大伯,从小聪慧,勤奋好学,志向高远。他八九岁到义学读书,义学即双溪书院,就是后来的仙溪中学。15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雁荡中学。在校读书期间,他思想先进,团结同学,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积极参加校学生会的革命思想学习小组和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他还和著名画家周沧米先生是同窗好友。据周沧米先生回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大伯内急,拿着一支蜡烛灯上茅房,发现墙上一只壁虎在爬行,他怕来上茅房胆小的同学吓着,突然心生一念,拿蜡烛灯想薰死壁虎,结果壁虎薰逃走了,火苗上窜,却把茅房的顶上也烧了一个大窟窿。当时的校长根据校规要把我大伯开除,大伯的班主任和全班同学都到校长那说好话求情。最终,我爷爷挑了一袋大米给学校作赔偿,并叫亲戚朋友挑去稻草及材料,及时把学校的茅房修补好,校方终于没再追究我大伯的过错。后来这事也就成为同学们的笑谈传开了。周沧米先生还说我大伯也酷爱书画。
据我小姑妈回忆,我大伯雁荡中学毕业后来到南閤小学教书,他一边教书,一边宣传革命理论,传播进步思想。后经括苍游击支队队长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两年后,他弃教从戎,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4月6日参加括苍支队的支队长周丕振、政治处主任郑梅欣同志率领的进攻玉环县城的战斗,活捉国民党县长毛芷熙,解放玉环县,凯旋班师回到南閤村休整。离开时因天气转暖,士兵们的棉衣就放在我们家里,从此我们家也就成了革命根据地。不久,大伯和几个青年一起去永嘉参加“括苍游击支队”,开启他公开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革命生涯。在括苍游击支队领导人周丕振和仇雪清等革命先辈的带领下,他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展开激烈的战斗。因为他有文化,口才又好,很快就当上了连队文化宣传员、文化教员。
1949年5月7日,温州得解放,国民党残余部队投降了。此时,我的大伯章近永已荣升为连指导员,和另外两名指导员接受了改造投降的一个连的国民党残部的任务。这些投降的国民党士兵不甘心被三个小青年说服投诚,贼心不死,暗中与台湾的蒋匪帮勾结。5月10日夜晚,这个连以为解放军的大部队还没有到达,就鼓动百来名国民党残部发动兵变。深夜,他们将章近永等三名干部捆绑带走,逃往乐清磐石镇小学。5月11日凌晨,叛军首领威逼他们一起逃往台湾,遭到了三人的拒绝。特别是章近永,他宁死不屈,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叛军首领狠下毒手,凌晨5时,将他们三人枪杀在磐石镇北侧山脚下,然后仓惶乘船逃往台湾。
我的大伯牺牲后,我爷爷奶奶悲痛欲绝。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乡里村里敲锣打鼓来我家慰问烈属时,奶奶常常一个人躲在灶前偷偷洒泪。我认识大伯是从周沧米先生提供一张相片看到的,五官端正,长相憨厚。据我爷爷说,我大伯生前有好多张照片,只因我奶奶睹物思人,整天以泪洗面,有一天,趁我奶奶走亲戚去了,他把我大伯生前所有的物件及照片统统烧掉。因此,我大伯留下的遗物和文字资料就很少了。
然而,说来也巧。2022年清明节前夕,我的上海表兄偶然在新四军研究会的一本书籍《历史岁月的回首》里发现当时和我大伯一起被杀的几位干部中还有一个幸存者庄哲民,他的回忆录《死而复生,笑泯恩仇》里揭开当时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幕。据这本书中记载,原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手下少将叶芳,时任温州专区行政督察兼保安司令,后兼国民党第五军第200师长,于1949年4月6日下午在自己住宅召集手下宣布起义,4月7日其手下的新兵团改编为浙南游击纵队第八支队。这支起义部队情绪极不稳定,有的思想仍旧很反动,党为了加强对起义工作的领导,于4月10日(农历四月十三日)派出一批政工干部到各营,连担任军代表,这其中有出事的庄哲民、应汝源、李毓芳,还有我大伯章近永等人。当天夜里发生事变,叛军绑架应汝源、李毓芳、章近永到乐清磐石,强迫他们下海叛逃,被拒绝后杀害,三人壮烈牺牲。庄哲民当时去的是驻扎在海坛山杨府庙(现温州海员俱乐部的位置)的第六连,任指导员,伪连长叫陈志超。22时,陈志超起兵叛变,捆绑庄哲民一起去台湾,庄哲民大声呼救,陈志超就朝庄哲民的头部开了枪,庄哲民倒在血泊中,万幸没有打中要害,第二天凌晨庄哲民醒后被救,死而复生。不想40年后的1990年12月15日,乐清翁垟来了一位台北回乡探亲人员,乐清对台办邀请庄哲民一起接待,庄哲民一看竟然就是对他开枪的陈志超,但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是一笑泯恩仇。
章近永大伯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他和无数、革命先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一个新中国献出自己的生命,但他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