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姚国丹 杨倩倩
近四年来,乐清市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共办理涉侨公益法律服务案件127件、法制宣传6场、受教育人次达800余人、接待涉侨法律咨480余人次、服务面函盖东盟、欧洲法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益法律服务24小时在岗
近日,乐清召开全市“涉外涉侨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市25个乡镇、街道统战委员和侨务、外事、工商联、侨联、港澳台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加。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鲍式谦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郑巨化出席。
乐清市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主任陈建远介绍了近年来我市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相关情况。温州、乐清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华侨、侨商回国投资,归侨、侨眷、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涉侨法律服务需求日趋迫切,乐清市对此十分重视,为满足涉外涉侨群体法律服务需求,2018年6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乐清市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该工作站旨在为我市华侨、侨商、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等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据悉,目前该工作站现有公益律师20名,公证员2名,外国志愿者5名。四年来,他们通过提供咨询、协调、起诉维权等方式、解决了许多涉及华侨利益的纠纷。同时在乐清市“侨联天下”公众服务平台,设立公益法律服务热线,全方位、全天候为全球乐清籍华人、华侨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2019年初,工作站律师们在乐成、柳市、虹桥三个乡镇、街道侨联和市侨商会、留联会设立涉侨公益法律服务分站,指派驻站律师结对服务。今年该工作站还打算在全市乡镇、街道侨联实行服务全覆盖。
为侨服务“温州模式”成品牌
据介绍,乐清市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自成立以来,不论大事小事,均成为服务内容,如华侨户口、身份证恢复、贸易合同纠纷、投资咨询、民间借贷、相邻纠纷、刑事案件等相关内容;还有对于招商引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国际贸易、航运、海商、海事货损赔偿、国际货物买卖纠纷等,每一件事,律师们都是倾情相助,尽心尽力。
四年来,该工作站的律师深入侨资企业调研,免费为企业法律“体检”,帮助侨资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纠纷和困难。仅为企业催收应收帐款、清理三角债达46次,解决企业融资担保纠纷12件。
2019年,我市一家濒临倒闭的侨资企业慕名求助该工作站,律师陈建远带领团队通过各方调研,为该困难企业开出药方、献计献策,制定重整、自救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今该侨资企业稳健经营,产值和销售比以前翻了一翻。
2020年疫情期间,哈萨克斯坦侨领李先生帮印度尼西亚侨团购置了防疫口罩(价值约20万元人民币),被一家物流公司截留,慌称口罩被海关没收,李先生通过乐清市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介入联系后,最后广东某物流公司才把留在仓库里的口罩归还给李先生,挽回了经济损失。
2021年,陈建远先后多次陪同乐清市委领导到侨资企业调研,并现场办公,解决侨资企业在复工复产期间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同时,为政府牵线搭桥,招商引资,促成一家侨资企业回乡投资。
四年间,该工作站律师自掏腰包,默默无闻为我市华侨、侨商做了大量的公益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同时,他们在服务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打造为侨服务的“温州模式”,引起了相关媒体关注;工作站相关先进事迹,受到了中国侨联领导及浙江省司法厅、省、市律师协会等点赞。2021年浙江省律师协会授予陈建远“浙江省首届优秀公益律师”荣誉称号,温州市和乐清市也分别对该工作给予表彰。
去年该工作站有5位律师被选入了温州市涉外律师库的专家律师,乐清市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侨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的先进事迹还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官方网站》《人民日报》《今日头条》《欧华联合时报》,以及欧洲《华人卫视》《乐清日报》等相关报刊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