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防疫。

关爱儿童。

线上直播。

公益活动。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旭怡 通讯员 郑洁静6月26日,乐清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市妇女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七年来妇女工作的主要成就,共商乐清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共绘未来五年妇女工作新蓝图。
“凝聚巾帼心 助力共富路”,我市妇女将以标兵姿态推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在乐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和共同富裕县域标杆上贡献巾帼力量,以奋斗昂扬之姿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七载芳华,初心永熙
乐清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以来的七年,是乐清适应新常态、赢得新发展的七年,也是全市妇女地位持续提升、妇女作用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与时俱进、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的七年。
她 事业取得崭新成就
七年来,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倾力关怀。市委高度重视群团工作,高规格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以试点率先抓好群团改革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工作发展问题。市政府高质量实施“十三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高标准颁布实施“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将妇女儿童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工作日程、地方财政预算、民生实事项目等,全面推动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发展。市人大、政协通过调研视察、办理议案提案等,有效推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政策法规贯彻实施。各方支持合力明显增强,妇女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
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明显增强,市级“两代表一委员”、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均有提升,其中市女性人大代表比例提高至近3倍,实现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两委;妇女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40%左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比达52.99%;妇女健康状况逐步改善,在全省率先将产前无创DNA检测纳入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主要手段;妇女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各阶段在校生中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妇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她 力量彰显靓丽风采
成为创业创新主力军,站在引领文明最前沿,深入急难险重第一线,七年来,全市广大妇女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积极投身乐清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实践,在各领域发挥女性智慧和创造力。
大批“80后”“90后”女性在乡村旅游、民宿餐饮、新型农业等经济领域成为创业主力,大量女性创业能手投身技术改革、模式创新,带领企业迈上发展新台阶,成为助推乐清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定力量。
全市巾帼文明岗、最美家庭、巾帼志愿者等积极践行社会文明风尚,开展扶贫助困、敬老爱老、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倡导活动,打造“平安妈妈”“小芳妈妈”“爱心话聊”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的巾帼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
以浙江省防台抗台救灾优秀“党员干部”莫建英等为代表的巾帼志愿者成为“利奇马”“黑格比”风雨中的铿锵玫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以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陈姿、援鄂护士李青青、港澳台海外妇联执委周月敏为代表的一大批抗疫女英雄。
第十三次妇代会以来,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先后收获全国最美家庭2户、全国五好家庭2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1户、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1人、全国巾帼文明岗2家、全国三八红旗手2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1人,各类省、温州市级荣誉近千个,其中乐清市妇联、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分别荣获“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她 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注重思想引领,助力中心大局,依法维权,服务妇儿,七年来,全市妇联组织主动作为、履职尽职。
深入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陆续开展“巾帼心向党·喜迎十九大”“巾帼心向党·百年正辉煌”“红色‘她’朗读季”等生动鲜活的系列主题活动,线上线下覆盖50万余人次。在“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中,606个“妇女之家”同频共振,30万乐清妇女齐唱祖国赞歌。开展“改革开放四十年·寻访乐清‘她’力量”“最美芳邻”“战‘疫’巾帼红”等主题寻访活动,引领广大妇女接力探索、接续奋斗。推出巾帼党史学习教育四百行动,扎实开展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项目。发挥母亲学堂、8号有约等品牌的理念聚心作用,引领广大妇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搭建女性创业创新博览会、巾帼创业创新大赛、巾帼分享会、巾帼云创“七大”行动等10个平台,打造巾帼创业就业、家政技能培训、来料加工等38个巾帼示范基地,承办省首届创业就业节乐清分会场,大力支持女性创业创新。创建7条基层“党日共学”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带,开展“绘就乐清全域美 美家美妇齐行动”主题活动,创成美丽庭院万余户。发动巾帼志愿者参与交通劝导、环境整治等文明志愿服务,推出文明(美丽)庭院创建“百千万”工程,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发动全市妇女队伍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落实执委“四必访”机制,创新“五色家庭”工作法,有力夯实基层创安根基。开设“巾帼帮帮岗”关爱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及家属,组织动员妇女和家庭在群防群治、复工复产等方面积极作为。
连续举办十届家庭文化节,发动全市家庭成员参与家庭文明建设行动。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涌现出市级以上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墨香家庭等特色家庭796户。推出最美家庭礼遇机制,开展“最美家庭”双联盟双服务红色公益行。提供家庭数智化服务,打造“乐e家”家庭综合服务平台,在“8890”智慧民生服务平台添加“婚姻家庭”服务专栏。强化家庭教育服务,做强“小海星”家庭教育品牌、“快乐周末”家庭公益课堂和小海星心理咨询工作室,培育“婚姻家庭辅导员”“家庭教育指导师”共7115人。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举办线下家庭教育讲座、亲子阅读等指导实践活动1300余场次,线上服务20期,受益家长12.3万余人次深化优良家风建设,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除陋习 巾帼先行树新风”“健康公筷 我家做起”“我爱我家 垃圾分家”等家庭文明主题实践活动3400余场次。
探索建立家事纠纷多元治理服务体系,推进家事化解服务“一件事” 迭代升级,建立市、镇级娘家人家事服务中心(分站)26个,村级家事纠纷调解站514个,成立反家暴服务联盟和“老乡·娘家人”维权工作室,服务3780人次,调解率达98%。李西琴社会工作室获评首批“浙江省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品牌工作室”。畅通妇儿维权司法救助渠道,常态化开展各项禁毒宣传活动。认真实施妇联系统七五、八五普法规划,深化“周月季”主题活动,开展“平安妈妈说平安”“反家暴 好好爱”亲子城市定向赛、“以案说法”大讲堂、“民法典”进家庭等群众性宣传活动,女性维权意识进一步提升。
精心运营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年均开办25大类妇女儿童综合素质提升培训项目,累计培训3.5万余人次;打造面积2000平方米的妇女儿童公益广场,举办公益活动近400场次,惠及13万人次,积极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开展“我与妇联的五年之约”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认领,发动社会力量结对了25个妇女儿童项目。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儿童保护志愿者协会,开展“护蕾行动”百千万计划。实施“儿童之家”建设三年计划,创成8个温州市级以上示范型“儿童之家”。推进妇女儿童服务驿站融入党建“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城东街道东山南社区妇儿驿站获省级首批三星认定。深入实施“芳邻守望”“康乃馨”“双丝带”“双征集”“把爱带回家”“共享蓝天”“蓝动全城”等妇女儿童关爱行动,体现人文关怀、传递社会温暖。推动实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高站位开局,推进17个试点单元及2个重点项目建设,儿童微乐园建设纳入全市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载体及30大儿童友好项目,开展“幸福乐清 友好‘童’行”儿童友好欢乐季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她 改革释放强劲动能
七年来,全市妇联组织直面问题、自我革新。
作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省级试点,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妇联区域化建设和村(社区)“会改联”工作。高质量完成基层妇联组织规模优化调整及换届工作,妇联主席100%进两委,推进村社换届环节中女性一肩挑、女委员进两委等重点指标落实。
出台《村(社区)妇联工作奖励补助制度》,每年下达奖补资金180余万元,有效激发队伍活力。深入实施妇联组织改革“八大破难行动”,加快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有效促进组建率和工作覆盖面“双提高”,组建全省首个县级港澳台海外妇联、6个在外乐清商会妇联及1个新乐清人妇联。
打造多领域“温暖娘家”妇建联盟,全面推行妇联执委联系制度、执委轮值制度、执委领办项目,妇联干部履职能力显著增强。妇联领导机构更新迭代,妇联部门职能调整、功能优化,服务妇女儿童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市委巡察问题整改工作,妇联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五年展望,砥砺奋进
未来五年是乐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跨越、率先展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乐清图景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市广大妇女投身发展一线建功立业、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大好时期。以下是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将开展的六方面重点工作。
实施“巾帼红”行动,
守护先进思想文化“主阵地”。
矢志不移坚定政治引领,持之以恒坚守价值引领,与时俱进坚持文化引领。依托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聚焦“六新六力”主题实践活动,以“六讲六做”巾帼大宣讲为抓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开展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切实落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重视发挥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最美家庭”等模范带动作用,切实讲好乐清优秀女性故事、展现红船女儿典范,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
用好乐清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书苑“她”文化系列活动,创新深化“巾帼大宣讲”载体,依托妇联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传播“巾帼好声音好故事”。
实施“巾帼创”行动,
争当经济社会建设“主力军”。
打造母亲学堂升级版,推出流动母亲学堂和云创母亲学堂,做强“母亲学堂”女性素质教育品牌。大力开展女性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巾帼文明岗创建指导,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
提升搭建女性创业创新博览会、巾帼“云创”等平台,创新培育一批巾帼创客孵化基地,培树一批巾帼共富领航人,打造一批“妇”字号品牌。做大做强“幸福小镇商家联盟”“女店商协会”等行业女性团体,支持女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攻坚和科研成果转化,激发乐清女性创业动力。
做好“美丽庭院+”文章,创建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打造一批美丽庭院风景线,带动一方美丽经济,以“小家美”促“乡村美”,助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深耕“妈妈的味道”,做大做强“白石厨娘”等巾帼共富品牌。鼓励妇女参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培育一批美食带头人、最美民宿女主人、乡村旅游巾帼带头人。
实施“巾帼和”行动,
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主心骨”。
持续推进家事化解服务“一件事”改革,开展“平安妈妈”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实施“平安妈妈”成长营行动,拓展基层治理路径。
深化“娘家人”“老乡·娘家人”等维权品牌,构建反家暴工作联动机制,创新家事调解工作模式,用好12338维权服务热线,增强协作维权效能。
强化法治宣教普及。依托“幸福婚姻 与法同行”主题普法宣传讲座和“以案说法”大讲堂等载体,组织动员三级妇联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
实施“巾帼家”行动,
弘扬社会主义风尚“主旋律”。
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特色家庭选树。健全“最美家庭”双联盟双服务机制,将家庭建设融入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深化家庭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联动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持续打造“小海星”家庭教育品牌,深入实施村(社区)家庭指导服务推进行动和母亲科学人文素养倍增计划,推动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模式向纵深发展。
持续打造家庭文化节品牌,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基层巡讲”“千村万户亮家风”等活动,建设一批“家风教育基地”,打造“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等家风工作品牌,深化“好家风助清廉”活动,大力弘扬好家风。
实施“巾帼爱”行动,
聚焦妇儿优质服务“主动脉”。
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扎实推进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实施,普惠妇儿项目发展成果。积极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扩宽联系、服务、举荐优秀女性人才渠道,加强对职场女性的关心关爱,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深化“芳邻守望”公益计划、儿童关爱“双征集”“共享蓝天”等项目,继续做好城乡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救助及科学防治宣传等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开展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引导更多社会组织、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关爱妇女儿童工作。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儿童工作者队伍,绘制一张儿童友好城市地图,深化一批有影响力的儿童友好特色品牌,建立一个适合儿童参与城市发展管理的机制,力争成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县级试点,让“儿童友好”成为乐清新名片。
实施“妇联变革重塑”行动,
打好妇联组织改革“主动战”。
实施“四新”妇联组织建设“倍增”计划,打造“1+1+n”妇联妇建联盟,建强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服务阵地,大力推进247个小区妇联组织建设,高质量打造妇儿服务驿站,激活服务的“神经末梢”。
积极引进优秀妇女人才,建立健全执委工作联络站,持续推进妇联干部素质培训项目,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妇女情怀和职业精神的妇联干部队伍。
强化“用户思维”,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突出需求导向,深入开展“我为妇女办实事”活动,深化廉政建设,引导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妇女代表厚植人民情怀,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塑造妇联组织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