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不久前,陕西华山、江西庐山、青海茶卡盐湖等景区宣布6月向全国游客免门票一个月;青岛自6月1日至年底,新增11家国有景区免门票开放;……近日,不少景区开启“免费模式”,敞开大门迎接游客到来。(6月26日《光明日报》)
短评:
“免费模式”取得明显效果,应在预料之中。此前不少城市因为实行免费,恢复旅游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固然,免费开放于景区看似是在做亏本的买卖,游客从中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但景区未必因此少赚了钱。换言之,景区并不会因免费减少收入,靠吸引人气“带火二次消费”,将获得数倍于门票的收入。疫情后最珍贵的就是进一步聚拢人气,有人气才可以创收,没有游客,门票价格再贵,也不会有相应的收入。现在暑期来临,对激活疫情后的暑期旅游,“免费模式”无疑是务实之举。(作者为时评人)
人性化的
“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吴睿鸫
新闻:
据“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苏州市近日发布通告明确,市民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入境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应进行集中隔离。此外,低风险地区来(返)人员自由流动。(6月26日《观察者网》)
短评:
苏州市出台的这项防疫公共政策,令人眼前一亮。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卫健委所强调的防控政策新精神。常态化核酸检测有效地控制了全国疫情,但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不小压力,查验核酸更是给民众生活的诸多出行带来不便,阻碍了人员与物流通行效率,大大增加了社会运转成本,民众对此怨言颇大。因此在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疫情实际情况,做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和人性化防控,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疫情防控、民众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
(作者为媒体人)
家庭过期药品处理
并非“家务事”
■汪昌莲
新闻:
有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但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很多人家中都有过期药。药品过期了,是直接扔进垃圾桶,还是要找专门机构进行回收?应该怎样正确处理?(6月26日《人民日报》)
短评:
药品的有效期,是经过长期考察实验测定出来的,一旦过了有效期,分解十分迅速。治理“药箱里的浪费”,关键是完善召回机制。首先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强制性过期药品召回机制,使之成为药企的一项法定义务。同时,建立失信药企“黑名单”制度,对于拒不执行过期药品召回制度的药企,列入失信“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特别是有关部门应通过宣传、咨询、举办安全用药讲座、发放知识手册等形式,给人们传授基本的药品知识,增强人们的安全用药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期药品的危害。(作者为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