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专职保洁。

志愿者大清扫活动。
「社区小喇叭」社区发言人 陈志敏(柳市镇东风社区调解主任):今年以来,东风社区借文明城市创建之风,坚持把“最美村”作为环境建设有力抓手,定期清运生活垃圾,雇佣日常保洁人员“随查随清”,打造宜居环境,获得了2月、4月柳市镇“最美村”称号。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应裕智 文/摄
东风社区有三条主街道:东风路、育英北路、兆丰路,商铺林立,人流稠密。一路走来,路面干净整洁,停车有序。这和记者过往对东风社区的印象大相径庭,能够获得2月、4月柳市镇“最美村”称号,可谓名副其实。
“管住脏乱差,留住真善美。”走到东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抬头看见大门上方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倡导文明、环保的宣传标语。该社区“一肩挑”干部包伟丰介绍:“我们非常注重环保宣传工作。村里有本地常住人口4600多人,新居民4000多人,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如果大家不能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村社是不可能变美的。”
“我们村两委干部,经常上门宣传、劝导,让居民打扫好自己的房前屋后;倒垃圾时要走近了再投放,不要抛掷。”陈志敏说,“线上宣传也从未停歇,村民代表群、党员群、出租房房东群、商铺店主群……大力宣传《门前三包》《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等。”
东风社区还每月定期开展大扫除活动。5月16日,东风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创建文明城市大扫除活动,发动了50多名党员、巾帼志愿者,不少新居民带着孩子参与其中;出动了三台挖机,连续工作三天,拆除、清理违章搭建的简易棚、破损的广告;出动两台清运车,持续不断地转运垃圾,还雇请专业人员对散落杂乱的空中线路进行整理、捆扎。
要想社区环境长治久安,仅仅是大力宣传和志愿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包伟丰坦言,经过近两年的环境整治工作,最大的感悟就是日常维护的重要性。东风社区分为老村和工业区,老村人口密集,有320家沿街店铺,还有水果副食品市场、长青农贸市场、乐联大超市等大型市场,辐射周边村社,人流量极大,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新的垃圾。除了每天柳市环卫所环卫工人的日常清洁,村两委还聘请了两位专职保洁人员,一人负责清扫捡拾街道上的垃圾,一人负责清洗全社区的垃圾桶和垃圾屋。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垃圾桶洁净如新。
包伟丰领着记者来到一个垃圾屋前向记者介绍:“每个垃圾屋都有四分类垃圾桶,垃圾屋装有地漏,垃圾桶清洗之后,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不会形成积水。垃圾桶干净了,居民们就愿意走近垃圾桶投放垃圾,而不是隔着老远‘投篮’。为此,村里特地花了8000元购买了一辆电动清洗车,可以装载1吨水。”
徐美侠身穿印有“东风社区保洁员”字样的制服,一手牵引着垃圾清运车,一手用夹子捡拾路面的纸屑、塑料袋、香烟头等垃圾。她的工作时间是上午7时30分钟至11时,下午1时至5时。“现在路面上很少有大件的垃圾,平常在几条主街道活动比较多,一些行人看到我,会把垃圾直接扔进我的垃圾清运车里。”
“路面干净了,你手上的香烟头、饮料瓶就扔不下手了。而商户们也逐渐养成了直接将垃圾投放到从门前经过的垃圾清运车内。”陈志敏说,通过“一次保洁+ 二次全天候保洁跟踪”的策略,发现一处、整治一处,抓好道路沿线、河道沟渠、背街小巷等地卫生清理,才能确保脏乱差问题不反弹,推进人居环境“持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