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噪声智治 城区噪声点位布点方案 通过评审 2022年06月03日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丁可 通讯员 陈宇)近年来,随着乐清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生态文明思想越发深入人心,生活环境状况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环境噪声更是关注的焦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同推进乐清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安静优美人居环境,乐清市生态环境局计划建设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系统,提供及时的、准确的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为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为使自动监测网络点位布设更加科学合理,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现状,乐清市生态环境局邀请浙江科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了《乐清市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方案》(以下简称《布点方案》),并于6月1日对该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会邀请了温州大学赵肖为教授、温州理工学院焦荣婷高工、中蓝薛行飞高工组成专家组,市文明办、市交警大队和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相关科室人员参加。

  据了解,目前乐清市中心城区内设有7个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分别位于箫台巷、环城东路、乐湖路、清河北路、登云路、聚源西路和荣欣路,最早设立于2009年,最近的一次调整于2011年,乐清市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已有11年未调整。同时,这7个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均采用人工监测,监测要求为每季度一次,一次24小时。 由于每次监测时间长,对监测人员来说工作负荷较大;同时一季度才监测一次,相邻监测频次的时间跨度较长,全年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的数据量较少,因而造成数据的受异常状况的影响较大,并不能真实反映乐清市的声环境质量,也不能满足乐清市环境噪声管理和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需要。

  本次《布点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等文件,结合现有乐清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来制定,通过升级现有声学设备,提高乐清声学监测水平,为后期声环境治理、改善奠定基础。主要针对乐清市中心城区,即城东街道、城南街道、乐成街道3个街道的辖区范围内选取适宜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并提出噪声监测自动化改造建议。

  《布点方案》根据乐清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占比,分别设置1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2个,分别为东浦二区住宅区和丹霞书苑点位;2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3个,分别为清和公园(清和书苑)、警察公园以及新体育中心(游泳馆)点位;4a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2个,分别为旭阳路(乐清市政府)和百珍东路(南都豪园)点位。下一步将在上述点位建设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建成布点合理、设备先进、数据准确、运行稳定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网络。

  据了解,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现场子站的数据采集单元将声环境的状态利用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而构成,子站的噪声实时数据传输到系统监控平台,对噪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查询,建立环境噪声信息数据库,使以前只能局限于一年中少数几天的噪声抽样监测数据转变成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数据,从而获得真实的噪声变化情况,为推进我市环境噪声智治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