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梓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中有升、连续五年呈持续改善趋势,2021年被省大气办评定为清新空气示范区;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成功夺取治水大禹鼎。这是记者于近日在乐清市2021年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去年以来,乐清市生态环境局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举措、克难攻坚,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生态环境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实现了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良好开局。
深入实施PM2.5和VOCs“双控双减”,以重点行业为主抓手,做好工业废气污染整治,实施预拌混凝土行业、水泥行业、机动车维修行业、涉VOCs行业等行业污染整治,完成243家工业企业和36家加油站废气治理提升,确保我市各类企业颗粒物和VOCs有效减排。以柴油车治理为重点,有效控制交通面源污染整治,实施由黑烟抓拍、遥感监测、路查路检、OBD车载诊断系统组成的“天、地、人、车”监控网络,共抽检柴油车和非道路机械10650辆,责令整改77起,淘汰国三非营运柴油货车917辆,严防“黑烟车”违法上路。以严控工程项目扬尘面源为重点,大幅削减颗粒物污染风险,推进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清零,开展全市394个建设工地和裸土地块扬尘防治日常巡查1428个次,排查扬尘整治问题隐患162条,查办产尘类工程车滴洒漏案件28起,建设工地案件3起,曝光4起,督促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扬尘控制“六个百分百”。建设并联网投用7套秸秆禁烧高空瞭望视频监控设施,采集533起焚烧源,大大提高了违法处置率和打击精准度。
严格贯彻落实治水攻坚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的工作要求,全流域推进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截至2021年,乐清市建成“污水零直排区”项目550个,投资金额达23.92亿元,居温州前茅。18个乡镇(街道)完成省、温州市创建复核验收,蒲岐国考断面首次实现达Ⅲ销Ⅴ,全域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依托数字化改革成果实现智慧治水、科学治水取得初步成效,引入“天空之眼”系统、走航监测系统和声纳探测系统,形成了立体巡查体系,及时发现、排除河道及其影响范围内存在的水质污染风险;打造乐清市水环境综合管控应用场景,重塑部门多跨协同系统,再造问题发现处置流程,汇集气象水文数据、雨污管网运行数据、河网水质实时数据、单元排污动态数据,数模分析水质变化趋势,精准预警风险隐患,自上线试运行以来,累计发现并交办水质风险问题132个,污水管网满溢预警22起,所有问题第一时间得以解决,该场景为省治水办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为全省治水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年来,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等四大行动,受理群众举报2061件,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排查环境污染行为6328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6件,移送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12人。为进一步加强部门间联动,该局将与乐清市人民法院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重大案件开展联合会商、联合打击、联合督办,形成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整体合力,为规范环境秩序、维护环境安全、保障环境质量提供更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