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爱微为客人打菜。

王云颖 文/摄
在乐清市区环城东路上,有家仁寿素食馆,人均消费只需5元,9年没涨过价。光顾素食馆的一些客人,临走的时候会双手合十,说上几句感恩的吉祥话。偶有爱心人士捐赠善款,宴请八方来客,素食馆门口定会放上“今日免费就餐”的牌子。
素食馆的主人叫陈爱微,今年72岁,是乐清市自来水公司的一名退休员工。小店每天10点40分开始提供午餐,陈爱微亲自为客人们服务,一勺一勺打菜,热情叮咛客人“不够再加”,向门口张罗着“还有还有,快进来吃吧”。春去秋来,寒来酷暑,素食馆在,陈爱微就在,守护着健康、爱心与文明。
“素”造爱心
素食馆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一楼贴墙摆放长桌,二层阁楼里有包间,能容纳4张圆桌。店面不大,却干净卫生。每日中午,附近的老年人、医生、施工人员,客人络绎不绝,客流量达到160人左右。
“有爱心人士过生日或家有喜事,为了感恩社会,会捐款一两千元,宴请当日所有到店的客人。”陈爱微说。有客人食用了免费素食后心里过意不去,按照小店多年的传统,建议扫码支付和餐食等价值的5元“爱心款”,作为下次爱心素食的基金。
素食之美不在食物,而在心灵。近几年里,一位爱心人士匿名捐款3万元,一名赵姓教师捐款2万元,一位“高医生”每月初一准时捐款1000元。为此,陈爱微在店铺进门右手边的墙上开辟了一块“阳光窗”,记录每月的捐赠明细、营业和善款收入及支出清单,明明白白晒公益。
随着素食馆迎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自己的经营理念慢慢被大家认可,社会各界积极支持,陈爱微也减轻了一些压力。2018年,仁寿素食成为乐清市第五期留守儿童夏令营的爱心支持商家,让陈爱微无比欣慰和自豪。
“素”造健康
素食馆每日提供20多样菜,在食材采购方面,陈爱微都十分讲究。厨师长是30多岁的年轻人,烧出来的素食干净清淡,符合大众口味。即便物价上涨,陈爱微也从未提过涨价。
几年前,唯一的合伙人退出,她独自扛下所有的压力,继续经营。“食能饱腹,吃得健康”,是陈爱微最大的心愿,凭借这份信念,支撑着她将善行一直延续至今。
“4名固定员工,包括厨师和服务员,半天的工资要500多元。有一支50多人的义工团队支持我,平均每人每月上门服务两、三次,每天上门志愿服务的有三、四位……”陈爱微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的“生意经”,不为赚钱,还要精打细算。
“是自家的房子,店租等于0 ,经营下去不难,但是一定要坚持。我早早地做好了打算,必要时拿出自己每年的退休金,补贴素食馆的经营。”陈爱微笑着说,“素食是健康生活的新概念,素食使人身心康乐,故凡遇家人欢聚、祝寿、贺喜之时,皆应努力行之素食。能给大家提供健康素食,我就打心眼里高兴。”
“素”造文明
“小姑娘,米饭吃不完浪费粮食哟,下次可以少打一点。”厨房门口,一位义工温柔地提醒客人。“擦嘴的纸巾抽一张就够,多一张浪费,我们要环保。”前台的义工大伯叮嘱道。
只见素食馆的厨房内,剩饭剩菜的汤水已过滤,固、液体厨余垃圾分类有序,玉米棒子芯和那些细碎的餐后垃圾都是分桶装好的。小店的环保意识常常让初次到店的客人咂舌,被老顾客们点赞称道。
“感恩吃素,谢绝浪费。”“倒掉的是粮食,流走的是福报。”“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节约与我同行。”“传承文化以素食开始,素雅,别致,清新。”……白墙之上,孔子的画像,文明餐桌的提示语,让小店的文化气息愈加浓郁。
陈爱微说,提倡素食,提醒我们回归到食物的本身去,透过朴素的饮食而获得快乐。素食要学习的,其实是培养素心。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持久的、发自内心的,不为外在因素所干扰。
见客人吃得差不多了,店内桌椅和地面也已收拾清爽,她才慢慢地给自己盛了一碗饭,打了几个菜到盘子里,微笑着说:“我该吃饭了。”然后,一口一口,吃得特别畅怀、舒心……
扫一扫 看视频
王云颖 拍摄
陈瑶璐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