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运垃圾 青山重现 石帆街道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管理 2022年05月31日  

垃圾清运中。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摄

  走在石帆街道竹屿村的乡间小路上,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尽头的田野,沿着蜿蜒的山路,登上竹屿山,可以俯瞰城市美景。这里本该是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但却成了村民的一个“心病”——总有人随意在这里倾倒垃圾,甚至还将垃圾堆上树,严重破坏环境。5月12日,乐清市融媒体中心“今日聚焦”栏目刊发了《树长“垃圾果” 路遇“拦路虎” 这条乡间道路上的“奇观”煞风景》一文,直击该处各类垃圾乱堆放的乱象。

  报道刊登后,石帆街道高度重视,从5月20日起,该街道联合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所展开清运行动,目前山路上的垃圾已被清运干净。

  大刀阔斧推进整治

  日前,记者来到竹屿山半山腰,只见一辆挖车正“大刀阔斧”地清除着一片陈年垃圾。伴随着一阵“哗哗”声,一斗接一斗的垃圾被就地掘起,倒入一旁已等候多时的渣土车里。没倾倒几斗,渣土车车斗就被填满,驾驶挖机的师傅娴熟地用铲斗“哐哐”地将垃圾拍打结实,渣土车随即扬长而去,另一辆空渣土车迅速就位,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我们7时就进场开始干活了!”在现场,石帆街道环卫所相关负责人叶会云介绍,自乐清市融媒体中心“今日聚焦”栏目对竹屿村垃圾乱象进行曝光后,街道迅速对此召开会议,就垃圾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由于村内垃圾体量较大,他们对接好几家清运公司,经过筛选,最终敲定一家。确定清运公司后,他们再次细化安排、部署细节。

  据悉,竹屿山的垃圾是“陈年旧疾”,原本这里的山体是呈下陷碗状的,多年以前,有人开始偷偷将垃圾运到此处,后来倾倒的垃圾越来越多,这里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竹屿山山体与陈年垃圾融在了一起,其中既有砖块、碎石之类的建筑垃圾,也有塑料模具等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垃圾,生活垃圾更是数不胜数。垃圾上爬满了藤蔓,不仔细分辨,看不出到底是山,还是垃圾。该山半山腰处,原本近七八米宽的山路被垃圾挤得只剩下一半,散发出来的味道十分刺鼻。

  一路向下大力清理

  “这里的体量很大,本想多派几辆挖机进场进行清理,但由于山路狭窄,目前只能一辆挖掘机进行作业,但我们出动了20辆渣土车,尽量做到‘无缝对接’。”叶会云介绍,此处的垃圾将会如数运往乐清港区一填埋场,且因竹屿村距港区填埋场较远,故为加快清运进度,当天还将有5辆渣土车加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清运工作。

  “竹屿山风景优美,站在山顶能看到乐清全貌。之后这里会再修一条山路,为市民打造登山休闲好去处。”叶会云说,现在他们将清运重心放在山上,待半山腰的垃圾清理干净,他们将一路向下,将山路沿途及山脚下的垃圾全部进行清理。

  垃圾问题得到解决,那么村内小路上的“垃圾上树”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原来,该村内一直存在将旧物焚烧后的灰烬置于树上的习俗,为此,石帆街道决定实行“两手抓”。叶会云介绍,他们在清理山上垃圾的同时,还对竹屿村村民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限期让村民自行将垃圾清理,如若村民未执行,他们将一并“打包”带走。

  “要是能将这里的垃圾都清走,那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当天上午,记者见到一名上山的阿婆,她说,自己经常上山祭拜先人,每次经过这里时都匆匆捂鼻而过,也曾向村里反映过此处的乱象,却一直没能得到回应。现在终于看到这里开始清理,感到很欣慰。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为切实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改善村内、山上垃圾乱象,石帆街道还出台了一系列长期有效管理机制。

  该街道决定山上垃圾清运工作结束后,在附近安装监控,对乱倒垃圾现象进行处理,实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政策。为从根源上解决垃圾倾倒问题,他们已开始选址,在村内打造一处垃圾分拣中心。

  “通过垃圾分拣,实行垃圾分类,目的是为了利用现有的生产水平,将丢弃物按品类处理,将有效物品利用起来,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最后再将无用垃圾进行填埋。这样既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叶会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