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塘镇珠山村拆整现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乡村振兴局提供

大荆镇閤口村干群合力扮靓拆后空间。戚梅丽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戚梅丽 郑望喜 陈青 黄澄
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拆整是“硬骨头”,也是“关键口”,更是整个行动的“突破口”。今年以来,乐清各乡镇(街道)战鼓擂响,克难攻坚,比干劲、提干劲、创亮点,坚决打赢打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攻坚战。
截至目前,全市拆整完成率75.39%,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其中,大荆、柳市、雁荡、南塘、岭底等乡镇结合各自辖区特色,吹响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冲锋号。
柳市镇仙垟村 拆整前后
▲
雁荡镇樟下村 拆整前后
▲
岭底乡张庄村 拆整前后
▲
▲
大荆镇:“薄弱镇”迈进“快车道”
“大荆镇位于乐清北部,乡村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滞后,老百姓在人居环境方面的观念比较固执,几十年来从未如此‘大动干戈’,最初接到17个新时代美丽乡村任务的时候,其实我心里也没底。”5月14日上午,大荆镇副镇长阮哲友又一次来到田岙村,和村两委干部交心谈话,鼓舞士气。他说,没想到的是,大荆镇干群合力,上下齐心,掀起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热潮。如今仙垟谢、龙避岙等9个村拆整率顺利达到100%,大岩头、双峰2个村已通过市级整治类项目验收。目前全镇拆整完成2267处,完成率达95.21%,进度位列全市第一。
这数千个拆整点全部由各村两委、村民主动自发完成,大荆镇执法大队从未介入过一次拆整行动。他感慨道,与其说这是一场乡村风貌大改变的行动,更是对村干部执行力的锤炼,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记者在田岙村看到,该村拆整后的建筑垃圾已经全部清运,拆后的场地也做了平整。田岙村“一肩挑”干部李学建介绍说,该村老房子多、道路窄,拆整难度大。村两委班子和专班工作人员一沉到底,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根据每个点位的不同情况,为村民给出相应的解答。目前,全村136个拆整点已通过乡镇初验。
“大荆将继续按照化整为零,一户一策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拆后空间利用打造,让‘废弃地’变‘宝地’。”大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多个创建村优先将拆后空间用于道路拓宽、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聚焦“一老一少”,打造有“人情味”的邻里空间、乡愁记忆点等。同时,针对各村老旧自建房等整治难点,由专班组牵头,组织镇农办、资规所等多部门配合,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截至目前,已解决57处。
自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大荆镇闻令而动冲在前,多次召开部署会、交流会、现场推进会,分级部署、推进、落实。其间,各创建村签署军令状,挂图作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因地制宜创新优秀做法,形成“村村有特色,处处有亮点”的拆整模式,成为我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大荆样板”。
柳市镇:“小围墙”拆出“大马路”
5月16日下午,记者在柳市镇仙垟村杨宅东路看到,五六名工人正在对一处约90平方米的钢架棚进行拆除,底下废弃的钢板、泡沫板丢弃在一旁,房东施大姐正准备当做废品现场清理掉。
“这里本来放了几台机器的,拆掉也是很心疼的,但是村里要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我这条路上拆完只剩下三家了,大家都积极配合。”施大姐说,近年来,村里很多乱搭乱建的地方都陆续拆除,村民也确实看到了环境整治后的变化,她希望自己能尽一份力,继续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让大家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
“杨宅东路和包桥东路作为村里的主干道,连接商住区,车流量大,这两条路私搭乱建现象突出、交通拥堵,附近群众‘堵车又堵心’。”仙垟村“一肩挑”干部黄信浩说,连日来,300多米长的杨宅东路按照每家每户“清乱搭、退道路”的要求,拆掉台门、围墙、小厂房等私搭乱建,将原来的四五米宽的道路拓宽至八九米,而包桥东路两侧的门店乱搭进行拆除整治,腾出拆后空间,拓宽马路,如此一来,村民的出行更便捷了。今年以来,该村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主抓手,对101个整治点位集中拆整。下一步,该村将整合拆后空间,根据分块区域打造旧货市场、邻里中心、停车场、村民休闲中心等,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柳市是全市拆整点位最多的乡镇,大多创建村家庭作坊式或者小厂房居多,我们拆整的点位都是‘真金白银’,有的是村民的大台门,有的是小厂房,还有的是豪华的围墙,搭建成本都要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难度系数高、拆除成本大。”柳市镇农办相关负责人说,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柳市镇坚决动真格、除顽疾。截至目前,拆整完成率达67.40%。
今年以来,柳市镇20个创建村(其中黄华村为未来乡村)围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掀起拆整大热潮。同时,该镇还开创每月“最美村”“最脏村”专项评比,以你追我赶的势头推进创建工作;以每日一通报的形式,实时掌握创建动态,确保问题落到实处;以“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为目标,奏响“拆、整、建、管”四部曲,写好共同富裕新答卷。
雁荡镇:“后进生”变身“优等生”
“要想乡村变美,就要先拆除围墙!大家放心,我们不仅会‘拆’好,更会‘建’好,为表决心,就从我们党员干部家开始拆!”樟下村“一肩挑”干部施敏敏的一番话,在今年4月村里召开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上,让村民们心头一震。
时间过去仅一个月,日前,记者来到樟下村,只见村内原本狭小的道路现在容得下两辆汽车并行,连片的房屋围墙被拆除,道路两旁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不少,村内曾经浑浊难闻的小溪如今清澈见底。
施敏敏介绍,樟下村有村民889户共2853人,早年间,樟下村村民为了扩展自家庭院面积,占道修建围墙,导致村里的道路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不绝于耳。今年,乐清市启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措施,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成了村干部们操心的大事。
“4月中旬,我们对村里120余户的封闭式围墙、老旧危房进行了拆整,并同步开展河道整治,仅用了30余天,全部拆整完毕。”施敏敏感叹,这样的高效来之不易。因为在高围墙围起来的院子里堆放杂物是村民们的传统做法,一时间让大家改变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使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雁荡镇组建集中攻坚组,专班在查摆自己问题的同时,向先进的兄弟乡镇学习好的做法经验,组织人员到大荆镇双峰等村学习拆整经验和预验收标准,形成本镇预验收的指导意见,指导樟下村召开了动员大会,指导该村通过党员带头、组团联村干部走村入户上门劝说等方式。
“拆整中,有部分村民无法接受拆整要求,我们便和镇里的工作人员拿着规划图,一遍又一遍地对其劝说。”施敏敏说,这当中,村里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许多党员带头拆除自家围墙,做好表率。目前樟下村102个拆整点已基本完成,也成为雁荡镇第一个能通过拆整预验收的村。
拆整完成后,如何打造好全村是村民最关心的事。樟下村背靠雁荡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一老一少”工作,在该村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中,融入了人文景观、儿童老人休闲娱乐场所、网红打卡点、湿地公园等,为今后的美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樟下村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只是雁荡镇奋起直追、集中攻坚推进该项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雁荡镇以网格化的推进模式,根据工作进度和创建难度,按“红、黄、蓝”三色进行分类指导,打出5天内拆整点位248处的经典“战役”。截至目前,整治完成率达到80.32%,完成了“后进生”的首次逆袭。
岭底乡:“铁手腕”助力“焕新颜”
拆除乱搭乱建12处,占地310平方米;拆除危旧老房10处,占地1700平方米……自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岭底乡张庄村奋楫扬帆,一路领先,截至5月中旬,全村154个整治点位全部清零。
今年初,张庄村两委干部团结一心,主动“请战”,带领全村加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之中。春节期间,该村村干部便开始入村排查整治点位、入户做危旧房整治思想工作。在整治阶段,村干部周平、周建奎等人全程跟踪整治现场,遇到困难现场做工作、现场解决问题。有些危旧老房内物件多且零乱,清理不便,他们就亲自上手当起了搬运工,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和张庄村一样,今年岭底乡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仰后、南充、泽基、湖上垟、东田等村均铆足劲头加油干,克难攻坚,推进拆整。
5月12日,大雨倾盆。在东田村一处危旧房前,一台挖掘机伸长“手臂”进行除拆作业,一群工人头戴安全帽冒雨奋战,完成了对这处整治点的“拔旗销号”。
据悉,东田村曾被评为乐清市2021年第一季度“最脏村”,村内环境问题一度非常突出。在经过一系列整治摘掉“最脏村”帽子后,该村借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之机,再次进行大力度的环境整治,力求将人居环境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两个月前,东田村细致排查全村整治点位,发现其中一处危旧房倒塌,既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然而此处危房涉及户数较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对此,乡、村两级干部不放弃、不气馁,多次上门开展协调工作。驻村干部江余钱深入一线,摆事实、说道理、讲利害,并发动该村两委干部、党员、能人志士一起做工作。同时,联系测绘公司固定数据、制定协议,推进相关协议的签订。
“有党员干部、能人志士一颗积极向上谋发展的心,时间和难度都将不是问题。”岭底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岭底乡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走到前线、干在一线,掀起了拆除老旧房屋、清理房前屋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热潮,有力推进全乡737个整治点位的拆整工作。截至目前,岭底乡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拆整率达82.93%,离全域变美的目标越来越近。
南塘镇:“下奇招”整出“新天地”
成立拆整工作专班、在各村设立拆整公示牌、邀请村民全程参与监督……自南塘镇新时代美丽乡村拆整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该镇各相关负责领导、农办人员、驻村干部与村干部协同作战,全线跟进拆违行动,保证情况一线掌握、问题一线处理,立说、立行、立改,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联合执法,将一处处乱搭乱建“连根拔起”。目前,该镇6个创建村拆整完成率已达92.32%,位列全市第二名。
5月17日下午,在南塘镇朝霞村,拆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全村125个整治点位基本完成。朝霞村“一肩挑”干部章明洪说,接到任务后,村两委立刻召开会议,明确攻坚目标,并额外邀请了2名“帮手”协助开展工作,其中一名是村里的老协负责人,另一名是村民代表。“拆整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牵扯到的对象既有年龄较大的老人,也有我们村干部的亲朋好友,邀请他们来是帮助,又是监督,让大家都能看到一个公平、公正的拆整过程。”章明洪告诉记者,该村通过梳理125个拆整点位,首先划分出“难”“易”点位,再采取“先易后难”的攻坚模式,确保拆整工作稳步推进。“这样一来,也转变了部分村民‘坚决不拆’的态度,让他们逐渐了解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重要性,自发自愿配合工作。”
在拆整过程中,南塘镇各创建村两委干部带头,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村民家中宣讲政策,用实际行动换取信任与支持。其中,南浦村“一肩挑”干部江贵明更是首当其冲先拆自家厂房。他表示:“要显出本村拆整的决心,我应当先做表率。”
“拆”是为了更合理的“用”,“整”是让未来更好的“立”。在南塘村,“一肩挑”干部吴增荣刚刚结束上门走访工作。由于地处镇中心、违建情况复杂,在本轮拆整工作中,南塘村需要啃下不少的“硬骨头”。“在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们已经拆除了村里部分养牛场,还有建设高速公路遗留的一些垃圾堆放点,实打实改善村庄面貌。”吴增荣说,下一步,该村将继续针对重难点位做方案、下功夫,有序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拆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