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乐清传承 ——第四届“乐清工匠”风采报道之三 2022年05月06日  

  林飞存:理人间万缕青丝

  子承祖业,匠心传承。1986年,林飞存正式进入美容美发行业,从最初的谋生职业到专业行业,再到毕生追求的事业,一晃就是36年。

  30多年前,林飞存在柳市前市街开的理发店还只是街边不起眼的一家小店,经过不懈努力,2000年店面搬迁扩大,2004年再度搬迁重装。如今林飞存位于柳市大兴西路的店已经在美容美发行业有了一定的品牌号召力。

  林飞存热爱美容美发行业,他非常注重个人成长,一直专注弘扬技艺,先后完成了香港国际PIVOT POINT课程、香港天鹰(国际)发型美容学院深造课程、亚洲美发美容协会“二十一世纪美发美容新趋势及经营管理心得”课程、上海武汉(台湾)富康美容美发美体专业学校课程,以及全球宜沙宜美学院染发课程、经典剪裁课程、当代剪裁课程等。

  他从不懈怠,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这些年来,他参加并完成香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北京大学企业家研修班、北京大学EMBA总裁研修班、清华大学投融资与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等课程学习,各项证书堆起来已有厚厚一叠。

  顺应潮流,做大美业的林飞存不忘初心,在创业共富的道路上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乐清公益关爱老年人免费理发服务,2019年,他获得了“温州美业特殊奉献人物”荣誉称号,次年获2020年度美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王旭怡)

  赵晓克:做“蓝领”专用服饰

  坚守服装行业25载,设立实验室研制特殊工种工作服,生产的劳动专业保护服累计近500万套……这是新晋“乐清工匠”赵晓克的“匠心”之路。

  1997年,18岁的赵晓克初涉服装行业,在柳市开设男装工厂店。爱动脑子的他很快洞察到职业工装的“蓝海市场”,于是与人合伙创办职业工装工厂。

  在赵晓克看来,职业工装是劳动者的服装,穿着舒适度和安全性为重中之重。他观察到,工人经常需要进行蹲站等姿势。为此,他请来国内知名服装制版师,一起结合工人工作特点,筛选合适的面料和裁剪工艺,对多个版型进行设计,并最终成功出品了舒适易伸展、蹲起站立方便、穿着美观不臃肿的裤型,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他还不断加大产品的开发与升级,斥巨资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缝纫设备,令流水线生产水准得到显著提升。

  有感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勇于探索的赵晓克意识到产业精准化的重要性,创建实验室研发防静电工作服、阻燃工作服、防酸碱工作服等专业工作服。在研发过程中,他通过各种布料的测试实验对比,精选优质面料和辅料配件,最终研发生产出了华世品牌系列特制工装,得到各行业客户的认可。

  如今,赵晓克和他的团队研发生产了近500万套劳动专业防护服,其中特种专业防护服占30%,其客户已遍布全国各地。(孔丽琴)

  虞建武:传乐清经典美食

  企业家、烘焙高级技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糕点师,也是“乐清味道”的守护人——他就是“乐清工匠”虞建武。

  1984年,虞建武跟随亲戚进入糕饼行业,他热衷糕点制作,又勤奋好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乐清民间各种传统糕点的制作工艺技术。4年后,第一家建武西饼屋在北白象镇东大街开张,制作售卖白象香糕、福寿糕等传统产品。

  “那时候本地的糕饼行业还比较单一,店里只卖这些传统的糕点、饼干。”心思敏捷的虞建武认为,仅售卖传统糕饼是不够的。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主动到温州一家面包厂学习蛋糕、面包等糕点的制作,有了这些新鲜“玩意”,店里的生意变得更加红火。

  在虞建武的身上,“勤奋好学”是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他在经营中发现,一些广式糕点店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特别有食欲,于是他前往广州、上海等地进修,不仅掌握了各式各样糕点的制作技术,也学到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学成归来后,他改良了店里的糕点品质、统一了产品包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并获评工商部门评定的“诚信个体工商户”。

  生意越做越大,虞建武又开始思考如何改良传统糕点工艺和口味,他通过不断创新,将传统手工制作和现代机械工艺相结合,使糕点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经他改良后的白象香糕香甜软糯、不易掉渣,受到广大群众喜爱。2021年,虞建武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通过“师带徒”“老带新”等办法,使乐清民间传统糕点制作工艺不断传承。(黄澄)

  周月锋:守万家平安出行

  自1991年进入汽修行业成为学徒开始,周月锋当过机修组长、技术主管、技术总监,如今他是乐清市金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作为温州市金清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技术核心成员,周月锋负责全厂的维修质量检验、企业安全生产、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检验等,厂内技术人员遇到的疑难技术问题一般都由他牵头解决。他经常组织企业维修技术骨干克难攻坚,排除企业内部遇到的疑难技术问题。

  比如一辆2017年产的奥迪Q5发动机怠速没规律,提速无力。车主将该车先后送到多家修理厂维修,都未能排除故障。周月锋带领维修技术骨干经过3天认真、细致的排査,最终判断是发动机缸盖内气门摇臂磨损引起,确定故障后,更换新的气门摇臂,故障完美排除。

  维修工作重视经验的积累,对于维修中碰到的疑难技术问题,周月锋善于总结,他写过不少论文,也获得过不少荣誉。为培养企业的维修技术力量,他经常为修理工上课。他还时常带领维修技术骨干,就多种车型的维修案例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团队的维修技能水平。

  在职30年,他为修理厂学员们传递书本知识与维修标准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和指导。这些年,他带了30余名徒弟,其中多人成为三类企业修理厂的老板,多数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王旭怡)

  刘荷兰:创粉干特色品牌

  她一直致力于乐清沙岙婆媳粉干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家乡老味道的保护,她投资现代化工厂,获批SC认证,开设门市部。她就是浙江婆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荷兰。

  婆媳粉干的手工制作技艺始于1919年,由4代人传承,至今已有102年历史。2009年,沙岙粉干制作技艺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刘荷兰是第三代传承人。婆媳粉干现在仍坚持百年前的传统手作方式,有“木桶蒸熟、靠日晒干、绝无添加”等特点,要经过选米、洗米、磨粉、蒸煮、压条、搓散、醒发、晾晒等多道工序。为传承婆婆粉干制作技艺,刘荷兰60岁开始创业,以公司形式推广乐清非遗粉干文化。

  婆媳粉干每年受邀参加各类省、市级展会数十次,曾作为唯一非遗项目代表浙江省参加中国食品展。并与浙江省非遗中心合作进行省非遗线上全渠道推广,与温州市供销社合作进入温州非遗美食线上特产馆,上线省农博会APP等。好口碑和接连而至的回购,让婆媳食品成为不少喜事人家的首选伴手礼,更成了外地游客美食打卡和旅游伴手礼之一。

  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浙江省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铜奖、浙江省“妈妈的味道”特色美食奖、浙江省巾帼村播大赛三等奖……荣誉纷至沓来,然而刘荷兰并不就此满足。提炼粉干制作标准,完善粉干制作流程,推动建立粉干产业联盟,她正对标柳州螺蛳粉,确立了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打造手工粉干冠军、让全国人民都吃上婆媳粉干。 (王旭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