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发信息想借钱 别着急,打电话核实最要紧 2022年04月21日  

扫一扫 进反诈专区 看更多内容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通讯员 陈梅)“我现在不方便转账,你可不可以帮我代付一下……”面对好友发来的请求,你会毫不犹豫地转账吗?千万别,对面的好友很可能是骗子假扮。今年4月份以来,乐清市已有多人被骗,每起损失千元不等。

  4月9日清晨,市民王先生收到“学姐”的微信信息,她称朋友生病住院急用钱,而自己的支付宝被限额无法汇款,所以请他帮其代付。随后,“学姐”称已转账过去了,到账可能要点时间,要求王先生先付,一边还附上自己的汇款截图。王先生并未多想,就帮其进行代付。

  直至后来,王先生刷朋友圈时看到“学姐”的动态显示“微信被盗号”,他这才知被骗,损失1200元。

  4月14日,市民吴女士收到“闺蜜”微博私信弹框,“我正在参加iPhone13预购活动,对方网银支付通道关闭了,我转账给你,你帮我代付一下。”好闺蜜向她求助,吴女士二话不说一口答应,接着“闺蜜”附上自己的转款截图,在未核实是否到账的情况下,吴女士将钱转至指定银行账户。

  事后,吴女士在支付其他款项时,收到银行账户余额不足提示,这才意识到之前截图上的钱并未到账。她立即电话联系闺蜜,才知自己上当被骗,损失7000余元。

  4月13日晚上,市民林女士收到“好友”QQ信息,称自己朋友在住院,微信未绑定银行卡,而支付宝被限额导致无法转账,现在急需4000元,请林女士先借给她。林女士见“好友”如此着急,就将钱汇给“好友”提供的银行卡。事后,林女士才知好友的QQ号被盗,损失了4000元。

  乐清警方介绍,此类骗局非常老套,骗子通过盗取QQ、微信、微博等社交账号,再冒充账号主人身份向好友借款,通常是“广撒网”作案。警方提醒,无论是朋友还是亲戚发来求助,切记凡是要求帮忙转账或借款的,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后,再进行操作,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