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志愿服务超1500个小时 乐清5名红十字志愿者获省级五星称号 2022年04月15日  

马里洲。

李丽永。

蔡建丽。

李清芬。

  孔湖滨。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泱程

  实习生 黄琦进

  近日,来自乐清市红十字雄鹰救援队的蔡建丽、李清芬、马里洲、孔湖滨、李丽永等5名志愿者获评浙江省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据悉,本次评定以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依据,除了服务质量好外,服务时间累计需要达1500小时。截至目前,乐清共有8人获此殊荣。4月13日上午,记者在七里港高速公路疫情防控卡点见到了这5名志愿者,他们穿梭、忙碌的身影,在车流中显得格外明显。

  “吵姑”解锁多重身份

  往返于乐清各高速卡口、乡镇(街)出入口、隔离点……自2020年年初起,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雄鹰救援队主任蔡建丽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解锁了多重角色:执勤员、代购员、劝导员、转运员。因嗓门大,大家都喜欢喊她一声“吵姑”。

  2020年1月,乐清市红十字雄鹰救援队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从那天起,蔡建丽正式成了一名高速卡口值守人员。

  “请佩戴好口罩,大家注意疫情防护。”除卡点值守外,在乐清各超市门口、加油站等地,也经常能听到蔡建丽略带嘶哑的声音。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为提高居民个人防护意识,蔡建丽深入各人流量大的场所,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给市民免费分发口罩。

  她还是一名用心护航的转运员。“您好!您是xxx吗?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您需要集中隔离,请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到小区接您去xx隔离点。”“xx酒店隔离点吗?我们将在30分钟后转送一名密接人员,请做好接人准备。”……蔡建丽在接到流调确定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名单后,立马换上防护服,与镇村、小区、集中隔离点人员通力协作,及时电话对接,将隔离人员“专人专车”按照既定路线安全送达,做到无缝对接。

  此外,蔡建丽从1998年起就参加无偿献血,还发动队员们一起去。2020年2月,蔡建丽带领17名队员在乐清市血站累计献血6500毫升;同年3月,她再次发动32人在柳市累计献血超1万毫升;2021年5月至6月,她多次带领队员们在新城社区的采血点献血。

  24小时无缝衔接

  近期每个周末,在七里港高速卡口都会出现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名奶奶带着孙子一起站岗,他们拿着测温仪,身着雄鹰救援队队服,为下高速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检查,这奶奶名叫李清芬。

  “孙子今年14岁,但他跟我一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4年了。”李清芬说,2018年,她去白石看望一孤寡老人时,碰上同来慰问的雄鹰救援队队员,从那时起,她与“雄鹰”结缘。

  李清芬是一名“时间管理大师”,她每天6时30分起床,为孙子准备好早餐后,8时赶往服务点开始一整天的志愿工作,20时许将工作交接给下一个志愿者,20时30分准时到家,照顾刚下晚自习的孙子。

  去年,李清芬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还学会了骑电动自行车。“之前,我每次出去都打车,来来回回一年下来也需要花费近2000元,而且中途等车、堵车等,时间不好把握。”为此,李清芬特地买了一辆十分小巧的电动自行车。

  在现场,记者见到同为“时间管理大师”的马里洲。今年是他加入雄鹰救援队的第6个年头,他每天16时下班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志愿服务点,一直到凌晨才结束,次日8时准点上班。“一天24个小时,我上班8小时,志愿服务8小时,剩下的8小时就是睡觉,我感觉还不错!”马里洲笑道,志愿服务的8小时里,他随时听从救援队的安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在乐清过“美国时间”

  一身蓝色队服,一副黑色墨镜,这是雄鹰救援队队长李丽永的标配。这可不是为了耍酷,而是因长期夜晚值勤,睡眠少,导致黑眼圈严重,他便想着戴上墨镜“遮丑”,谁知却意外获得了“熊猫侠”这一称号。

  2017年,李丽永筹备成立红十字雄鹰救援队,并在2018年正式注册。几年来,救援队队员从刚成立时的30余人发展扩大到现在130余人。4年里,救援队参与山地、水上、城市、自然灾害等救援行动,共出勤1500余次,出动8万余人次,并协助公安部门一起寻回走失人口900余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李丽永带领队员们组成防疫队,奔走在需要测温、消毒的地方,火车站、公交站、社区防疫站点等都有他们的身影。作为队长的李丽永一头扎进抗疫工作中,常常一连好几个月没回家,每天白加黑地连轴转。

  李丽永介绍,救援队队员大多都是拖家带口的,晚上能出来执勤的人员不多,他便主动将志愿服务时间安排到凌晨至清晨的时间段。而在通宵执勤后,李丽永通常会小睡一下,再前往雄鹰基地“镇守”,有时还会接些“私活”,前往学校、各村居负责消杀工作。

  此次获省级五星称号的还有孔湖滨,他与李丽永一样,第一时间选择上“夜班”,笑称在乐清过上了“美国时间”。平日里的他是雄鹰救援队里的水上“消防战士”,而如今他还化身成一名“修理工”,他的双手布满大大小小的伤口,这都是“后遗症”。

  孔湖滨告诉记者,当前,乐清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为维护公众的生命安全,乐清各乡镇街道的出入口几乎都设有卡口,用栅栏筑起一道道屏障,但存在少数人破坏公共防疫设施的现象。为此,孔湖滨带着工具箱来“上班”。一轮到他执勤时,就先巡逻一圈,查看卡点附近有没有被破坏的栅栏,“发现一起,修补一处”。

  其实,蔡建丽、李清芬、马里洲、孔湖滨以及李丽永这5名志愿者只是乐清市3868名红十字志愿者的缩影。近年来,乐清市红十字会各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普及推广应急救护知识、防溺水安全知识、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活动。

  乐清市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加入红十字会大家庭,一同携手将红十字会公益事业普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