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生活条件没有现在优越,父母们忙于家庭生计,没有时间陪伴我,我十分理解的。”郑向怀说,随着时代日新月异,自己这一代家长的观念和做法大为不同了。他认为,如果孩子教育失败,那么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徒劳,换言之,培养孩子就是他今生最大的事业。
郑向怀认为,孩子在未能完成自主阅读与养成阅读习惯之前,大人的陪伴不可缺少,需要多花费一些精力与时间带孩子走进阅读的大门。每晚8点,他带领两个孩子窝在书房阅读纸质书。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大儿子小学的时候已经读完了《资治通鉴》《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典籍。父子俩钟爱的《平凡的世界》,郑向怀从高中开始到现在看了不下10次,现在儿子也看了不下10次。他晚上从不应酬,一定把时间留出来,回家陪孩子读书。每逢周末,他还会在家给孩子们做上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他说,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尽管赚钱很重要,但在孩子的心里,缺爱比缺钱更让孩子心灵匮乏。
“看书学习需要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学以致用,有收获感,阅读才能成为‘悦读’。”郑向怀从不提倡孩子们“死读书、读死书”,他用自学的知识辅导大儿子写作文,上高中之前儿子没上过一次作文辅导班;每每外出旅行,父子各写一篇游记,结合景点的历史文化、融入平时积累的诗词歌赋,一篇篇游记别具韵味;记者采访当天,其小儿子已连续198天“打卡”背诵古诗文;他带着儿子们打卡乐清西岑、民丰、玉箫、清和、望港等多家城市书苑,在感受书香氛围的同时,借书阅读并且比赛看谁先读完。他不断鼓励和肯定孩子从阅读里学到的知识,最终目的是将孩子推向自主阅读的道路。
家中藏书已有2000多册,郑向怀制定了一项自我挑战计划——“每年阅读30本纸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