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 既防新冠也防结核 2022年04月01日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泱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提醒,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市民要重视预防肺结核,如戴口罩、勤洗手等,保证休息充足、营养均衡,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远离结核病。

  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大于2周,咯血或痰血,全身症状有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当症状不典型时容易被忽视,有的无症状也有可能已经得了活动性肺结核。

  结核是先潜伏感染,人体免疫较强时可以不发病。比如没有症状,结核菌素皮试试验(PPD)阳性,说明机体已经感染了结核杆菌;结核感染局部后可形成钙化灶,能自愈。但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会再次活动。未经治疗的钙化灶,可能成为再次活动的根源。

  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结核病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二者早期的临床症状类似,比如发热、咳嗽,有比较高的一致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肺结核与新冠肺炎的日常预防措施也基本一致,市民在进入人员密集的场所和密闭的空间时,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就在去年,乐清一公司就曾出现聚集性结核疫情。该公司在员工体检时发现多例结核(无关联),筛查密接发现2例结核,分别与前面的患者有关联。有一患者的密接50人中有17.8%员工PPD皮试强阳性,20%员工肺部CT异常。“如若员工们将戴口罩变成自己的日常,那么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例了。”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怀疑患肺结核怎么办

  如果市民具有前述结核病症状而怀疑自己患肺结核时,特别是咳嗽咳痰已经超过两周,或痰中带血,就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及早诊断,规范治疗,早日痊愈。另外,患肺结核病例的亲属(密切接触者)也应该及时进行健康查体。

  肺结核患者在传染期间要注意和家人隔离,最好要有单独的卧室,保证通风良好。患者所在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衣物等耐热物进行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患者用过的衣物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以达到杀死结核菌的目的。患者要避免对着别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等要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外出时应戴口罩。

  近日,乐清一些学校在高考体检中发现了不少肺结核病例,这些一般至少需要4个月停学治疗,对学业、高考会带来重大影响。

  “之前,石帆有一家人都患上了肺结核。”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起先,该男主人曾治疗过一段时间,后自认为不是肺结核患者,便选择停止治疗。不久之后,其母亲结核性胸膜炎登记治疗,后男主人妻子确诊肺结核,且两个孩子也连带查出患有肺结核并休学4个月。“当时,这2个孩子正赶上小升初与中考,他们的父亲拿到诊断书时后悔不已。”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学生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加上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接触的社会人群不断增加,感染结核病的几率也不断增加,所以学生人群结核病发病还是不少的。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业压力大,免疫力容易低下,特别容易发生肺结核。

  同时,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区域,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往往是密闭场所,一旦学校存在传染性肺结核病例未及时发现,往往存在高度聚集性疫情风险,需要广大师生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