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底做深“乡贤+”文章 凝聚乡贤力量 助推共同富裕 2022年03月30日  

岭底乡贤关爱幼儿。

张庄蓝莓基地。

湖上垟高山峡谷漂流。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望喜

  村里发展缺少项目,乡贤投资兴业;村里建设缺乏资金,乡贤主动捐款;村里弱势群体需要帮扶,乡贤慷慨解囊……近年来,岭底乡深入实施“乡贤+”模式,凝聚乡贤之心、汇聚乡贤之智、集聚乡贤之力,引导他们成为产业发展、美丽乡村、乡风涵养、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助推群”,以蓬勃活力、不竭动力和强大合力,带领村民走上共富之路。

  乡贤+投资兴业 反哺经济发展

  蓝天白云下,高山峡谷间,“孕育”出一条长3.1公里的漂流带。每年夏天,游客们纷至踏来,在碧浪飞扬中尖叫欢笑,热闹了湖上垟村,也助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提起湖上垟村的高山峡谷漂流,自然要提到该村的能人志士林雪勇。他是上世纪80年代岭底乡外出谋生千万大军中的一员,携家带口在北京白手起家,艰苦打拼,成功闯出了一片天地。

  “小家富”的梦想实现后,林雪勇还怀揣着一份“大家富”的惦念。2004年,他毅然把家里和公司里的事情托付妻儿,回村当起了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拆茅坑、造新路、建办公楼、整治河道……他的尽心尽力,终于令落后村华丽转身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7年,响应“乐商回归”号召,林雪勇又集结同村几位在京企业家,立足村里的农田、林木、山溪等资源优势,规划设计了集高山漂流、田园野趣体验、休闲主题度假于一体的拾光里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总额达1.3亿元。

  高山峡谷漂流是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于2020年8月开张迎客,营业期日均客流量达800多人,最多的一天超过了2000人。由此,该村村集体获得了土地租金收益,百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投资这个项目,我们都是带着感情的,希望将家乡的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林雪勇介绍,当前,该项目二期工程各项事宜正在进一步完善推进中,届时会打造农业观光园、康养基地、儿童乐园等,和村民一起踏上振兴家乡经济、致富奔小康的征程。

  其实,在岭底乡有许许多多个“林雪勇”,他们外出拼搏多年,积极把桑梓之情与家乡新的发展机遇深深契合,纷纷回乡投资兴业,上演着一个个反哺家乡的感人故事。

  张庄村的周衍昆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的父亲是村里的老支书,他从小耳濡目染,心中装着父老乡亲,在北京创业多年,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家乡情结。2016年,周衍昆联合同村的周衍柱、周序方、周雷等人成立了温州雁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开发村里的1000余亩荒山、荒地种植蓝莓,同时建设农旅配套设施,打造以农业种植和旅游观光为主的蓝莓基地,还吸纳了130多名村民成为股东,让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成果。

  乡贤+爱幼敬老 促进乡风文明

  这几天,岭底幼儿园园长陈旭军正在四处比价挑选,准备为幼儿园添置一套挂墙式乐高积木,并计划更换园内的老旧儿童游乐设施、修整提升环境。“非常感谢周如勇先生向岭底慈善分会捐款10万元,定向用于我们幼儿园购买幼儿游乐用具、设施以及环境提升。”陈旭军说,“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给幼儿园捐款捐物。”

  周如勇是岭底乡泽基村人,是岭底慈善分会名誉会长,也是乐清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驰骋商海,创办了乐清市嘉得电子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支持各项慈善事业,多次为岭底幼儿园的小朋友送关爱,送上六件套园服以及帽子、围巾、手套等。

  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莫过故乡人。在岭底乡,像周如勇一样的乡贤何其多,他们不事张扬,默默地为乡亲送温暖,在改善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条件,关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贡献力量。

  担任岭底慈善分会会长的周洐昆曾出资25万元,通过同学会基金会帮助其母校原岭底乡中心小学实施学生“早餐奶计划”,连续多年为学生们提供营养早餐。他逢年过节回乡时总随身带着现金,慰问乡里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2021年初,他还通过岭底慈善分会出资,为全乡1101名以60周岁以上老人为主的经济困难群众投保“温州益康保”,构筑就医保障。

  夏林头村外出经商的能人志士夏尔远、夏操平、夏操益等人同样敬老爱老,出资定制软底皮鞋送给村里的170位老人。该村的夏操平三兄弟与夏操益则出资操办敬老宴,为全村老人庆祝老人节。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乡贤们身在外乡,心系家乡,经常开展困难帮扶、节日慰问、优秀学子奖励等活动,他们有情怀、有担当、有温度,用嘉言懿行培育了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乡贤精神,有效带动了岭底乡风文明建设。”岭底乡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岭底乡是“乐清井冈山”,当地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老区精神,在外打拼不畏艰苦,还勇担社会责任,时刻关注家乡事、家乡人。2016年底,岭底慈善分会成立时,共筹得善款245万余元,其中在外经商者的捐款额占了近九成。

  乡贤+事务管理

  引领乡村善治

  湖上垟村的林玉丰、林玉忠两兄弟每人出资15万元打造入村口标志景观,又分别捐资30万元助力村里的文化礼堂建设,村办公楼的建成也离不开他俩的资金支持。

  东田村“一肩挑”干部金道庆自掏腰包100多万元补上资金缺口,修建了淡溪水库至东田村的水泥路,让村民回家的路变得更加畅通。

  近几年来,岭底乡贤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结出了乡贤力量带动岭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个硕果。

  疫情防控,自然也少不了乡贤们发光发热。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湖上垟村能人志士林福珍第一时间通过岭底慈善分会捐款,专项用于疫情防控。当口罩一度成为稀缺品时,泽基村在北京经商的能人志士周衍会通过多方渠道,花费7万元订购了1万只口罩送给家乡群众,夏林头村的夏操益也捐了3000只口罩。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列,有人匿名捐钱,留言“专项用于抗击新冠疫情”;有人主动将从外地回乡的家人送去隔离点;有人积极参与卡点执勤不喊苦不言累。

  岭底乡党委负责人表示,岭底的乡贤们是家乡建设发展真真切切的参与者、实实在在的支持者,他们以自己的优势与才干,在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各项乡村治理事务中形成合力、引领示范,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岭底乡将进一步以乡土、乡愁、乡情为纽带,持续探索“乡贤+”思路,把分布在各领域的新乡贤发现挖掘出来、积极性调动出来、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为高质量推进“三色岭底”发展新征程,全力绘就岭底共同富裕美丽画卷而努力奋斗。

  本文图片由岭底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