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晚,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朱佩琦深深地吸了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舒服!”10多秒后,朱佩琦感慨道。
穿着防护服在武汉光谷方舱医院实验室持续工作7个多小时,朱佩琦全身都湿透了,他脸上因长时间佩戴口罩留下很深的压痕。远在乐清的母亲和姐姐看到这张照片后,都偷偷地抹了一把眼泪。他安慰她们:“别担心,我在这里一切安好!”
1985年出生的朱佩琦是柳市象阳人,是西安某军区医院检验科的一名医生。去年年底,已经5年没回乐清的朱佩琦回了一趟老家,但疫情发生后,他被困在了家里。朱佩琦时刻关注疫情的变化,作为一名军医,他萌生了要投身一线抗击疫情的想法。2月中旬,他主动请缨,要求支援武汉。
“我要去支援武汉了。”收到部队回复的那一刻,朱佩琦和往常出任务时一样,跟妻子匆匆交待了一句,踏上了去武汉的救援路。
在武汉光谷方舱医院实验室,朱佩琦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病菌标本检验,包括临检、PCR2核酸检测,以及血常规、尿常规等。每次走进实验室,朱佩琦都要全副武装,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穿防护服需要一个小时,全身都密不透风,又闷又热,连呼吸都很困难。”朱佩琦说,为了提高护目镜的使用频率,都是用了一次后再消毒,重复使用。“我们穿着防护服,没5分钟,护目镜就起雾了,连看电脑里的数据,还要同班的小伙伴帮忙。”他说。
“我们每一天都在和病毒做斗争,时间多抢一分钟,就会给更多的病患争取康复的时间。”正是带着这份责任感,朱佩琦丝毫不敢马虎,长时间佩戴口罩,使脸上的压痕越来越深,越来越痒。“只能一直忍着,就怕动了动导致防护服出现裂缝,那就麻烦了。”
对朱佩琦来说,每天最轻松的一刻,是走出实验室后,结束高强度的紧张作业,整个身心都会放松下来。“什么都不想,就想睡觉。”好几次,朱佩琦从早上进入实验室,出来时是16时多,持续7个小时的工作,午饭也没吃,晚饭还没开始,朱佩琦就会在床上躺一会。这一躺,就是一个晚上。
虽然穿着严密的防护服,但衣服后面画着的“小猪佩奇”图案被人第一眼就认了出来。“我的名字和小猪佩奇的名字读音一样,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我‘小猪佩奇’。”朱佩琦笑着说。
朱佩琦也有内疚的时候。去年,他参加南苏丹维和部队,直到2019年9月才回国,两个小孩都由妻子照顾。“我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这次疫情结束,好好陪陪家人。”朱佩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