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从窗口吊上四楼。
本报讯(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丽萍)昨天上午,家住虹桥镇的杨先生驱车先后来到康盛堂大药房位于该镇的两家分店,取了十多单药,开始一一给患者送去。自从2月13日成为送药志愿者后,他每天10时、15时分两次到店里取药,然后送给患者,多的时侯一天要送30多单,最远的送到淡溪水库旁的石龙头村。今年40多岁的杨先生开有一家小公司,疫情发生后,公司暂停运作,他参与村口卡点的巡逻值守。村里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道路管控让取药变得困难重重,他们很着急。一次,杨先生在微信上和一个朋友说起村里老人取药难的事情,住市区的这个朋友恰是送药志愿者。得知市医保局正在招募帮医保定点药店送药的志愿者,杨先生立刻决定加入这支队伍。
“虽然我是虹桥人,对道路很熟悉,但因为道路管控,一些原本很近的地方现在要绕一大段路,也常为怎样绕近些费点心思。”杨先生说。前天,有一单药要送到龙坦村兴城小区,管控点比较多,患者无法到外面的卡口拿药,杨先生就另辟蹊径送过去。平时到那里,经环城西路或沙河路就可抵达,而现在,他要从洋湾山山边小路绕过去,再走汇头村边的一条机耕路,才到达小区旁。小区边上围着一道又高又长的篱笆,无法穿越,他只好打电话给患者,让她到篱笆处拿。因为彼此都看不到对方,两人就在篱笆两侧喊话交流,确定对方所在的大致位置后,杨先生把药抛过去,直到听到对方说“拿到了,谢谢你”,才转身离开。
原本简单的送药有时还考验智慧。那天他给住在飞虹路边的一名老人送药,老人在四楼,无法下来,他又上不去,怎么办呢?他站在楼下和老人商量办法,最后让老人从四楼用绳子吊一个菜篮子下来,他把药放到篮里,站在那里看着篮子缓缓上升到窗口,老人拿到了药才放心。
在这个特殊时期,像杨先生这样的送药志愿者还有不少,他们的热心付出为众多患者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自市医保局2月7日发布《关于实施疫情防控保障十项措施的通知》以来,已联合58家医保定点药店开展为慢性病患者志愿送药、4家医保定点医院为居家精神病患者志愿送医送药活动,至2月15日,58家药店共接听来电15052个、配送药品2066单(包括通过邮政快递配送);4家医院送医送药630次;医保局咨询组接听来电682个。
针对群众送药需求居高不下的情况,为缓解药店人手短缺等问题,市医保局发出倡议,呼吁有爱心的市民帮忙送药。对报名送药的市民,在核实其健康等相关情况后,该局将志愿者马甲、通行证、防护物资等送到他们手中。2月12日,该局又推出“疫期志愿、党员先行”活动,局工作人员积极加入志愿送药队伍,至2月15日,该局志愿者已为市区80多人送去急需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