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孩子第一遍读《西游记》时总会这样想,如果孙悟空没有戴上金箍儿去取经,那他该多自由。我也同样为孙悟空打抱不平,没有金箍儿,他可以毫无顾忌一棒打死白骨精,可以无拘无束地往返于花果山与取经路上,可以不受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魔鬼怪的牵制。
在孙悟空未入佛门之前,他广交天下豪杰,而戴上金箍之后却寸步难行。可没有了紧箍咒,取经路上的孙悟空能脱胎换骨,百炼成佛吗?在我看来,这金箍就像一根戒尺,让孙悟空收敛野性,最终成就了孙悟空。
而《西游记》里与金箍相对应的另一件法宝就是净瓶。这可是件全能的法宝。在孙悟空大闹天空时,这件法宝就砸中孙悟空。孙悟空在五庄观时,因为推倒了人参树,险些被地仙之祖镇元子要求偿命。后来因为南海观世音净瓶里的露水,人参树得以勃发生机,孙悟空还和镇元子成了八拜之交。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正是因为净瓶里的海水,使得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失效。孙悟空在净瓶一次次的帮助中逐渐成长。
金箍和净瓶,在孙悟空的成长道路上,两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果只有金箍儿,孙悟空将会失去战斗力,畏首畏尾。如果只有净瓶,孙悟空将无法无天,无所顾忌。有了净瓶这个后盾,孙悟空可以放手一搏。有了金箍儿,孙悟空做事会三思而后行。这两个法宝,让孙悟空从500年前那只野猴子蜕变成如今的斗战胜佛。从被天兵天将通缉的对象,蜕变成如今众人崇拜的佛祖。这个变化可不是一般的大!
我们老师手中也有金箍儿和净瓶。老师们用净瓶,家长和学生对老师笑颜逐开。然而如今的老师,有几个敢用手中的金箍儿?老师用金箍儿之前,还得想着后果:学生会不会想不开而出意外?家长会不会向上级告状?自己的人身是否安全?缺少了金箍儿的制约,老师手中净瓶如何大显神威,又如何帮这群撒泼的猴子收住野性,走向成佛之路?
成长路上,我们不一定能拥有金箍棒与火眼金睛,但如果能和金箍儿、净瓶相依相伴,那一定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乐成实验中学 七(9)班 黄琦涵
指导师蔡燕点评:小作者另辟蹊径,将孙悟空蜕变成佛的法宝定义于金箍儿与净瓶,并巧妙地将它们与老师的教育方法连接在一起。文章叙议结合,叙述简洁,说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可读性较强。